助红军打破铁桶计划,却遭枪决,

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全面捕捉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反革命政变。因此,我党不得已只能将工作转移至地下活动。并且在4月18日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而后蒋介石为了巩固“偷来”的革命政权,对共产党进行了长达5年的围剿行动。

一、第五次围剿计划——“铁桶合围”

在这期间,我党成功的躲过了4次蓄谋已久的“大围剿”。但,我军的实力也被削减了大半,队伍打得只剩下8万余人。要想站起来反抗,必定是不能正面对抗的。而蒋介石的耐心显然已经到头了,马上展开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计划——“铁桶合围”。

年9月初,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秘密召开了庐山会议。在此次会议上,通过国民党的高层讨论,制定第五次围剿计划,彻底将共产党一举歼灭。这才有了“铁桶计划”,而蒋介石对于自己的计划也是相当的有信心。

直言道:“毕其功于一役”,想要通过这次战役,彻底打垮共产党的力量。为了能够斩草除根,蒋介石也是下了大手笔,调集万军队、门大炮、架飞机,再配合辆卡车。面对这样庞大的阵势,红军的队伍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了。

二、莫雄暗中协助红军

但,红军顽强的生命力可不是说没就没的,即便是再精心的布局,也会出现“意外”。而他就是国民党少将——莫雄。在国民党开展“围剿计划”前夕,莫雄将蒋介石的《铁桶合围计划》交到了红军手中。而红军也尽快制定了转移计划,陆续撤离。

年10月20日,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计划全面展开,当军队到达瑞锦城下时,红军早已经将主力军转移,人去楼空。而蒋介石万无一失的“铁桶合围”计划也扑了一个空。成功撤离的红军就开始了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共产党能够顺利出逃,莫雄绝对功不可没。

既然如此,为什么莫雄不加入共产党?反而还成为了蒋介石的左膀右臂,这其中又有何无法言说的渊源呢?这和他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莫雄加入同盟会

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广东英德人,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就生活得极其艰辛。6岁时母亲就离世了,小小的在读了3年的私塾之后就辍学了。直到他12岁的时候,有了工作的能力,便帮人放牛割草,做了一年的杂工。13岁便来到广州打工,成了一名伙计。

一切看来,都非常的寻常。但,莫雄16岁的时候一切都变得非比寻常。他开始慢慢地接触一些进步书刊,思想逐渐发生了转变。同年在广州加入了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年,18岁的莫雄,遵照孙中山的指示,打入清廷新军内部,时刻准备响应革命武装起义。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紧接着,广东开始独立。这时的莫雄为了保一方的安宁,加入了粤军并随之转移阵地,时间来到年,莫雄已经是中校营长了。同年6月,陈炯明发生兵变,而孙中山在广东唯一的武装力量也因此丢失,被迫赶往了上海。

四、陈炯明试图拉拢莫雄

虽然,陈炯明掌握了一定的兵权,但部队却缺少像莫雄这样的人才。随后,陈炯明开出各种丰厚的条件,妄想将莫雄收入麾下,为自己做事。可莫雄这边依旧是不为所动,果断地拒绝了陈炯明的拉拢。

而这时失望而归的陈炯明不知道的是,莫雄已经派出手下暗地联系孙中山了。正在为讨伐陈炯明做准备,但光有谋划还是不够的,在当时拥有兵权才是王道。因此,莫雄主要负责拉拢刘震寰和杨希闵。

五、讨伐陈炯明

成功后,组织起了一支名为“西路讨陈联军”的部队。在同年12月底,莫雄出任“三军前敌指挥官”,率领四万人前往广州讨伐陈炯明。在莫雄的带领之下,联军气势如虹,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打的陈炯明落荒而逃。

这年莫雄已经32岁了,因为在讨伐陈炯明的战役中拥立有功,孙中山任命莫雄为粤军少将旅长。随后便跟随孙中山回到了广州,开始了第三次革命政权,以此来对抗北洋政府。在这次东征的队伍中,莫雄见识到了许多不惧牺牲的共产党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正是因为这次东征的经历,让孙中山对北洋政府充满失望,彻底放弃了对北洋军阀的幻想。开始一手组建民党,并建立了黄埔军校,同时还任命蒋介石为校长。而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莫雄就开始顺风顺水、一路高升。

六、蒋介石掌权

不过,现在的宁静只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夕。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便掌握了国民党的实权,而莫雄也成为了蒋介石手中的一张“王牌”。因为莫雄长期跟随孙中山的原因,所以对蒋介石是非常的信任的,且对他的印象也是极好的。

年,蒋介石被困,莫雄二话不说直接援兵桂林,解救了当时处于困境的蒋介石。后来,当粤军中出现反蒋言论时,还公然反驳,帮蒋介石说话。任莫雄怎么样想不到的是,自己就是农夫与蛇的原因,自己就是那个“老好人”。

慢慢地,蒋介石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经常作出一些违背孙中山遗志的事情,让莫雄越来越反感,心中的那杆秤也开始飘忽不定,难道自己真的看错人了吗?直到年8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彻底让莫雄知道了真正的蒋介石。

七、蒋介石压制莫雄

当时的国民党分为左右两派,右派暗杀了廖仲恺,而当时为了夺取军权,蒋介石一直打压广东军事部长许崇智。而许崇智为了能够活下来,不得已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一路逃到了上海。紧接着,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军事地位,把粤军杨锦龙和梁士峰判定为“反革命”旅。

特派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中将师长的莫雄去缴械。虽然,莫雄心中充满了不解,但没办法还是要执行长官下达的任务。最终,没有想到的是,任务完成后等来居然是“同为反革命部队”的罪名。莫雄的十一师就这样被蒋介石的黄埔军包围缴了械。

这时的莫雄才意识到,蒋介石的嘴脸。公然违反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志,背道而驰。他就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商人,自身的利益高于天。从此,二人注定不可能在同一战线上,毕竟在思想上二人已经分道扬镳了。

八、参加“反蒋运动”

而当莫雄知道蒋介石在“廖仲恺案”篡夺军权,故意打压军事部长许崇智的时候,便在心里暗暗地发誓:一定要为粤军报仇。年,便迎来了莫雄的机会。重回队伍的莫雄,在张发奎麾下做了一名团长,一起参与“反蒋行动”。

年7月,由张发奎组织的“反蒋行动”失败,无奈只好宣布下野。而莫雄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好回到上海闲居。同年12月,闲得发慌的莫雄呆不住了,只好找到宋子文要了一个闲职。

也就是在上海的这一段时间里,让莫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上了反击的道路。换句话说,莫雄的一念之间改变了中国的整个命运。事情是这样的,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无法和国民党抗衡,这时的革命事业处于低谷期。

九、从此心向红军

数万名红军被迫转移到了深山之中继续开展革命,而就是在这里莫雄遇到了共产党员刘哑佛。曾经,莫雄还是十一师的师长时,刘哑佛还是他的政治主任。没想到再次见面两人已经身处各地,两人的感慨甚多。

经过刘哑佛的引荐,莫雄在这里认识了共产党项与年、卢志英等人,同时还与周恩来等一众中共特科人士建立了不错的联系。因为这段时间的相处,让莫雄对共产党员的好感程度再次提升。因此,他提出了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还特地提交了入党申请。

但他的申请并没有被接受,当时中共特科的李克农对他说:“莫雄先生,你是孙先生的忠实追随者,是革命的前辈,但经过一些考虑,组织认为你在党外更利于开展工作。”莫雄也陷入了沉思,便随之表示自己可以理解。

十、再次被蒋介石革职

这时由于莫雄的这一举动,让他成为了中共中央特科的重点统战对象。年,爆发淞沪抗战,由莫雄担任税警总团长,参加了上海的“一二八抗战”,指挥税警部与十九陆军联合抗日。不过在签订了《淞沪协定》后,蒋介石就将莫雄革职了。

就这样,莫雄在家里呆了约一年半时间左右。好在莫雄是一个沉得住气的性子,每天该干嘛就干嘛,过得很充实。直到年10月,莫雄遇到了蒋介石的高级幕僚杨永泰。杨永泰和莫雄也是老相识了,他非常了解莫雄的在军事方面的才能。

于是便向蒋介石提出让莫雄出面对抗红军,这时的蒋介石正在为红军而头疼,因为前面几次的围剿计划,都以失败而告终。杨永泰的这个提议蒋介石沉思了起来,对于莫雄的军事才能他也是有所耳闻。便任命莫雄为江西德安“剿共”司令,并特地给了他特权,让他自己组织领导队伍。

十一、蒋介石任莫雄“剿共”司令

这时的莫雄意识到这是和共产党合作的好机会,借助蒋介石给的权力,莫雄顺利地剿灭了好几支“红军队伍”。同时,将刘哑佛、项与年等人请到了他的司令部担任要职。而蒋介石这边也非常的高兴,接二连三地对莫雄进行嘉奖。

除此之外,莫雄还利用职务的便利,将大量的物资以及弹药送给红军部队。当然了,莫雄的这些小动作蒋介石这边是浑然不知的,还将剿灭红军的希望寄托在莫雄身上,愈发的相信莫雄。就连年的庐山会议都特地邀请他参加,而正是因为如此才让红军逃过一劫。

当蒋介石天衣无缝的计划被识破后,他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身边有人泄密。依旧寄予莫雄厚望,委以重任。而身在国民党这边的莫雄,一边尽心尽力地“剿灭红军”,一边帮助共产党收集情报,过得不要太惊险了,一不小心可能就是万劫不复,毕竟蒋介石的疑心病是真的重。

年的时候,莫雄被调任为贵州毕节行政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蒋介石派莫雄去云南地区剿灭红军游击队以及伤员,这手算盘打得响啊。这时的莫雄已经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做什么都没有太大的阻碍。

十二、设法解救地下党

莫雄利用六十三师师长陈光中好色的弱点,便想出了对策。他找来几个姿色、身材出众的风尘女子,将陈光中耍得团团转。这时的陈光中已经无法构成威胁了,莫雄这边就开始了他的行动,偷偷地去通知地下共产党同志赶紧撤离,为伤员和游击队撤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据了解,当时转移的地下党有余名伤员在其中。另一边,莫雄则向蒋介石报告:“流窜之残匪业已肃清。”这一切就这样在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相信任蒋介石想破脑袋,都不知道身边人已非彼时人。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蒋介石便反应了过来。年1月,陈光中被调到毕节,而这时由贺龙带领的红二、六军团也已经抵达了毕节。就这样,在蒋介石的部署下,红二、六军团陷入包围圈。

十三、莫雄暴露

千钧一发之际,莫雄站了出来,表面上他实施着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实际上将红军放出了包围圈,并且让元气大伤的红二、六军团在毕节休养生息。经过这件事情后,莫雄彻底曝露了,蒋介石勃然大怒。但是,因为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所以无法给予枪毙的惩罚。

只是将其关押在南京军法处监狱候审,当共产党得知莫雄有难后,我方立即派出了卢志英、刘哑佛等人进行援救。在蒋介石的地盘上劫狱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共产党只能用智取。他们利用国民党的内部军政关系,在舆论上营造出蒋介石将围剿失败的锅甩给地方军的假象。

而蒋介石经过这次之后也是元气大伤,之后又因为有杨永泰、张发奎等人的极力保释,莫雄才得以重获自由。但已经不受蒋介石信任的莫雄是绝对不可能回去的,只能前往广州寻求机会。

十四、解决“两广事变”

这时在广州,莫雄因为利用国民党的内部争斗关系,解决了“两广事变”。不过,这也就间接导致了莫雄受到了各方势力的排挤。无奈,只能留在广州定居,而莫雄在广州定居的这段时间一直被国民党监视着,与共产党彻底失去了联系。

不过,莫雄的安稳日子并没有过多久,抗日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而国共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缓和。在吴铁城的授命下,莫雄成为了南雄县的县长,柳暗花明又一村,时任八路军穗办事处主任的云广英再次和莫雄得到了联系。

而且,在两人的谋划下,将南雄县监狱的几名共产党员释放,其中含有我党的高级干部和红军战士。这波操作也是在国民党的监视下秘密进行,年10月,广州沦陷,中共广东省委及八路军驻穗办事处撤到了韶关一带。

十五、重新与共产党取得联系

而广州省省委统战部部长古大存这时候便以名正言顺的方式,通过洽谈“国共合作”的方式再次与莫雄重新建立了联系。一起商讨对策,这时的莫雄利用国民党的权利,与古大存建设了第二十二游击队司令部参谋处以及游击队武装部队。

这支队伍明面上是由国民党筹建的抗日队伍,事实上全有共产党员组成。在这个抗日战争时期,莫雄与我党之间和合作密切,一直在南雄县一带培养地下党核心的抗日队伍。并且多次暗中保护我党在绝境中逃生。

但由于莫雄有“通共”的嫌疑,一直以来都没有被蒋介石重用,但莫雄依旧凭借着自己手中的微薄之力,多次在背后帮助共产党和八路军。暗地里发展抗日力量,并且从事“反蒋行动”。解放战争爆发后,莫雄又深入到了国民党的核心。

十六、一心帮助共产党

任命莫雄为广东南雄县县长兼国民党第二十三区游击司令,而中共一直都好莫雄有着联系,这时中共这边派古大存去莫雄取得联络,古大存被莫雄任命为第二十三区游击队上校参谋长。随后,莫雄又接纳了中共广东省委派出的30名共产党员。

显而易见,这支国民党第二十三区游击司令部,实际上都已经换成了共产党的人。同时,他还通过自己的关系,让好友刘强和共产党进行沟通。在此期间,他们向地下传递了大量的军事方面的情报以及宝贵的军事物资。

不仅如此,他还想尽办法将被捕的5名共产党员营救了出来。同年,莫雄的儿子莫振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边的莫雄与武汉办事处的叶剑英会面,二人就像知音一样,聊得不亦说乎。当时,莫雄离开的时候还有些不舍,真的是相见恨晚啊。

十七、创建游击队培训班

这次的会面,莫雄一回来就将叶剑英送给他的毛泽东主席写的《论持久战》印了册,发放到了部队,让大家都知道我们一直坚信的究竟是什么。这期间,莫雄也没有闲着,他一手创建了游击队干部培训班。

该班由古大存主持,后来从这个训练班出去之后的学生,大多都成为了共产党的军官。年夏,共产党找到了莫雄,希望他能够帮忙解救余名共产党员。莫雄一听,二话不说直接就答应,即使他知道这一趟会非常的凶险,还是义无反顾地答应了。

最终,在莫雄的多次周旋下,终于成功的将这批共产党员解救。年,莫雄升为少将司令,并组织了余人的抗日大队,由共产党员黄桐华领导。年莫雄任“挺进第二纵队”司令,黄桐华为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

十八、莫雄再次被蒋介石怀疑

而共产党员黄桐华在莫雄这把“保护伞”下,积极印发信件开展革命,营救革命同志,为抗日“反蒋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莫雄更是功不可没,不过祸福相依,在为共产党员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莫雄也身处于危险之中。

年,余汉谋和莫雄讲,黄桐华有嫌疑,需要尽快实施抓捕。最后,还是莫雄用了自己的“项上人头”做担保,才让黄桐华躲过一劫。但这次之后,莫雄和共产党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小心翼翼了,深怕一个不小心就中了国民党的圈套。

解放战争的时候,莫雄本想远离国民党,准备跳出来的时候。蒋介石又给了他新的任务,他又任命他为英德县长兼“清剿”司令。而这个时候也给莫雄提供了一个便利,他趁机将共产党员刘强为少参谋长。趁机与北江的游击队取得联系,将情报送到地下党的手里。

莫雄还给予了共产党员大量的弹药和物资,可是没隔多久时间,就有人发现了端倪。有人向蒋介石举报,莫雄“通共”。和上次的情况一样,蒋介石依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只好限制莫雄的活动。

十九、叶帅急电救人

直到解放前夕蒋介石下放莫雄,因为莫雄被认为是共产党员,军统特务头子李及兰下令要抓捕莫雄,甚至还派出了特务想要暗杀他。幸好莫雄早已经得到了消息,逃往香港。当叶剑英知道莫雄已经逃到香港的时候,立马写信给他,并将他接到了广州工作。

年的时候,莫雄回到老家英德土改时,那里的农民不知道他是真实身份。要求将莫雄处于死刑。眼看着莫雄危在旦夕,好友古大存赶紧致电叶剑英,叶剑英知道后就有了“急电留人”一事。

也正是因为这一封急电才挽救了莫雄的性命,而后年,《南方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莫雄的文章,莫雄的身份再一次得到了证实,莫雄成为了广东省政府参事副主任。

二十、莫雄的真实身份

年,莫雄因病逝世,享年89岁。落叶归根,骨灰安葬于老家英德。虽然,莫雄已经不在了,但关于他的身份依旧是不清不楚,很多人捕风捉影报道莫雄是反动派。直到新世纪,莫栋梁和项与年之孙项小米联名发文《蒋介石“铁桶围剿”计划外泄始末》。莫雄的真实身份才得以被大家认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2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