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叔叔于勒人情冷漠的社会,你的心

白癜风外用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13/4447707.html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入选了初中语文教材。当年少不更事,对这篇小说并无感觉,如今历经世事后重读,不禁感慨万千。

小说以若瑟夫为叙述者,描述了他的叔叔于勒大起大落的人生命运。将看似轻松的语言寓于沉重的主题中,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使得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另一方面使得人物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一、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对比

小说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他的叔叔于勒,于勒虽然是主角,但对他却是通过侧面来进行描述,言语并不多;另一条主线是正面描写的菲利普夫妇,他们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却期望着有朝一日能飞黄腾达,跻身上流社会。

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极富戏剧性。他们对于勒的态度经历了“鄙夷到期盼再到鄙夷”的过山车式的大转变。

青年时期的于勒,行为不端,挥霍无度,被他们当成流氓无赖;当于勒被菲利普送到美洲,到海外谋生后,来信说赚了大钱,结果被他们当成正派善良的人,天天盼望着他归来,甚至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用于勒的钱买一幢别墅;后来,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偶遇于勒,发现他成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卖牡蛎的落魄水手,如同躲避瘟神一般离开他,毫不犹豫地将他抛弃。

在小说中,有一段关于菲利普夫妇每周日在海边期待于勒的描写:

我现在还想得起我可怜的双亲,在星期日散步时那种正颜厉色,举止庄重,郑重其事的神气。他们腰板挺直,大腿绷紧,迈着沉着的步子向前走着,仿佛他们的举止关系着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菲利普还总是重复那句话:“要是于勒出现在船上,那会多么叫人惊喜呀!”

于勒从“福星”变到“灾星”时,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度大转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三起三落的态度,其实心中围绕一杆秤:有钱的于勒我们才会欢迎,无钱的于勒就是我们要抛弃的。

二、菲利普夫妇与儿子若瑟夫的对比

在小说中,莫泊桑并不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他巧妙地以菲利普的儿子,童心未泯的若瑟夫为叙述者,可谓别具匠心。

菲利普夫妇充满市侩气息、自私冷漠,而若瑟夫善良、富有同情心,当他按照父母的要求,将钱付给了于勒后,还另外给了他10个铜板的小费,并且没有马上离开,他看着于勒,心里还默念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然后才离开了于勒。

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是不一样的。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善良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只是一天天长大后,我们将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品质慢慢丢掉了。从若瑟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丝光明,人性的美好战胜了金钱对人的异化。

三、通过对比突出“人性”的主题:鞭笞黑暗但始终对光明充满信心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十分擅长从平凡卑微的小人物身上入手,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事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19世纪后期法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

小说生动地展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嘴脸,这无疑是让人鄙视的。在教科书中,通常将这篇小说的主题描述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没错,莫泊桑的很多作品中,都反映了人们对金钱的顶礼膜拜。在莫泊桑的时代,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人们将金钱视为评价人的价值的唯一尺度,人性变得扭曲,亲情、爱情、友情都发生了异化。

《我的叔叔于勒》中,他是通过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描绘得淋漓尽致。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这只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价值观吗?其实,自古以来,人性都是如此,在各种文学作品中都描述了人性丑陋的一面。

在很多中国的古话中,也有大量对于见利忘义、世态炎凉的描述,在中国古代民间流传很广的《增广贤文》中就说: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这些民间俗话,无一不是对人们势利之心的批判,在批判中流露着一丝无奈。也许,趋利之心就是人性天生的弱点。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迂腐但是十分善良的人,只是因为穷困潦倒,饱受身边的人的歧视,最后落魄而死;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勤勤恳恳地工作,为全家倾注了全部心血,当他变成甲虫后,却被家人无情地抛弃。

有人说,唯有怀着一颗单纯、美好的童心,才能产生一部伟大的作品。

在莫泊桑的很多小说中,都充满了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这部小说中,从若瑟夫的身上,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和态度,他对美好与光明仍然是怀着很大的期望的。他似乎在拷问人们:“你在和人交往时,是做菲利普夫妇还是做若瑟夫?”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诗,也许最能概括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

结语

人性是文学亘古不变的主题。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的意义不会只局限于揭露和批判社会制度,而在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2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