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生活如何变迁,过去哪温暖的记忆却是永远抹不去的。特别是有些老物件,穿越了父母的青春,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藏着回不去的旧时光,承载了难以割舍的记忆!让我们再看看那些农村逐渐消失或者已经消失了的老物件,看看您认识几种。
篦子一、篦子。以前好多小孩头上都生虱子,那是一种很小的、白色的虫子。小孩头上就刺挠,各种挠。家里大人就用这个东西,把孩子头上的虱子梳出去。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都讲究卫生,所以这种工具也就不需要了。
杆秤二、这是杆秤。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纽等组成。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电子秤在市场上的大批出现,这种杆秤用的人已经很少了,农村市场上还有极少数农民卖菜时还在用。
三、铡刀。农村人用来切碎青草、稻草,饲喂牲畜。要两个人配合操作才行,一人把草喂入铡刀下,另一人用力按下铡刀。如今农村劳作机械工具代替牲畜,农村也很少有牲畜了,所以铡刀也逐渐看不到了。
架子车四、架子车,山东沂蒙地区也叫“地排车”,以前农村家庭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没有现代机械拖拉机的情况下,农田收割的庄稼全靠用架子车拉回家里。
碾五、碾。加工粮食的一种工具,这种劳动称为推碾。主要加工小麦和高粱等,因为是人推着一圈圈的压,属于冷加工,不同于机器高速旋转产生热量,所以,用碾推出来的粮食口味要好的多。现在都有了机械化加工设备,这种人力工具也就被淘汰了。
独轮车六、独轮车。在山东沂蒙地区也叫“拥车子”,主要靠人拥着推。每当看到独轮车就不由得想到陈毅老总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就是用的这种独轮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沂蒙地区农村这个还是作为当时的婚车呢。
风箱七、风箱。这种木制风箱在过去农村很常见,那个时候没有通电也没有鼓风机,农村做饭为基本靠拉风箱加大火势,那个时候母亲在做饭,我在一边“呼呼”的拉,真是满满的回忆。
手工推子八、手工推子。这个工具是用来理发推头的,但是经常夹头发,小时候恐怖的回忆,那时候叫“剃头”,看见这种推子就跑老远,使用这个推子是门技术活,那些专门理发的师傅一般夹不到头发的,后来,每次理发都让理发师傅给剃头,而非那些非专业人士来操作,现在都用电推子了,所以,这种工具也就不使用了。
收音机九、收音机。现在虽然也有收音机,但基本都是小型的,在八十年代,家中的主要娱乐设施就有这种大壳子型的收音机。使用电池的,每天早上就是“小喇叭广播开始了,……”每天晚上晚饭后听单田芳的评书等。现在电视都不看了,大家都忙着看手机,手机的各种娱乐功能都涵盖了,这种收音机也就很少了。
缝纫机十、缝纫机。在八十年代人们的衣服大多是自己制作,缝纫机也作为当时结婚所谓的“三转一响”里面的“一转”,和现在结婚要求有轿车差不多,可见缝纫机当时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现在人们都穿着服装厂流水线下来的成衣了,价格也不贵,款式也新颖,所以缝纫机也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十一、碌碡。以前在农村小麦、大豆脱粒都是使用这个工具,或是使用牛拉着,或者使用拖拉机拉着,一圈圈的压着粮食,小麦粒从麦穗上脱离,大豆从豆壳里压出来。现在农作物收割和脱粒都是使用机械化流水完成了,不再使用这种笨方法了,这个工具也就消失了。
算盘十二、算盘。算盘是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现在一些有年纪的人还是比较喜欢使用算盘,因为用的顺手。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还学过算盘的口诀呢,如今都还给老师了。随着计算器的出现,现在很少人在用算盘了,就是这小小的算盘在我国的两弹一星的理论研究计算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