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十恶不赦是指哪十恶吗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对于一个人品行的好坏,我们有很多词来形容,好的有:刚正不阿、彬彬有礼、蕙质兰心、端高风亮节、等等,坏的有:顽皮贼骨、无赖狡诈、游手好闲、吃喝嫖赌、等等。

如果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极度败坏,坏到不可救药,十恶不赦这个词经常会出现在人们口中。

放在今天十恶不赦是个形容词,但是在古代十恶不赦却是一个名词,代表的是十条不可原谅的,罪大恶极的罪状。

十恶不赦的由来

十恶最初是佛教用语,佛家讲究破业障,其中有地狱、恶鬼、畜生这“三恶道”的业障。十恶来源于佛教《增一阿含经》一书。

讲的是犯下这十种恶会下地狱、恶鬼、畜生这“三恶道”的罪状,所以也有人称十恶为“十业恶道”。

《佛说未曾有经》中有着详细的记载:“起罪之由,为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妒忌、嗔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当一心忏悔。”

分别从行为,语言,内心活动三个方面来判定十恶的表现。行为上指的是杀人,盗窃,作恶,邪淫。语言上:撒谎,嚼舌根,骂人,轻浮无礼。内心活动:嫉妒,愤怒,傲慢偏见。是为十恶。

当然这是根据佛教标准来衡量的十恶,十恶真正被写进法律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法律之中,人们在法律中规定的十恶与佛教的十恶是不同的。

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尚书令、赵郡王等奏上《齐律》十二篇,根据佛教中的十恶列出“重罪十条”,且明确规定犯这十宗罪的,不在可以论赎的范围内,十恶不赦一词就是这样来的。

法律中这“十恶”分别为:

一曰谋反:企图推翻朝廷或者皇帝的行为。谋反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犯此恶者杀无赦,诛九族。

二曰大逆: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行为。这个罪名算是毁坏财物,但是从更深意义上来讲是对皇家权威的挑衅,对皇权赤裸裸的藐视,所谓大逆不道。

三曰叛:背叛朝廷和国家的行为,就是汉奸的意思,对主子,对皇帝不忠不义之罪。

四曰恶逆: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姑、兄姐、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及父母等尊长。

五曰不道:杀一家非死罪者三人和肢解人,造畜蛊毒、厌魅(变态杀人)

六曰不敬:主要是指对皇权的不敬,如偷盗皇家祭祀用的物品,皇宫内的财物,偷吃御膳,偷坐皇帝的专架,辱骂皇帝使臣等等。

七曰不孝: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告发、咒骂祖父母、父母,或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另立户口、分割家产,不进行供养,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释服等(骂父母是“不孝”,打父母是“恶逆”),这放到现在无数人都要算十恶不赦之人。

八曰不睦:谋杀或出卖缌麻以上亲,殴打丈夫及近亲尊长,注:缌麻以上亲”指的是亲属之间的远近关系,与我们常说的出五服这种亲属关系相近。看来古代打丈夫也是要坐牢的

五服指的是根据死者发丧时亲属所穿的衣服来说明与死者的关系远近,现在这种仪式慢慢不被重视。除了子女披麻戴孝外,其他人不做要求。

五服第一等丧服叫“斩衰(cuī)”,子女为父,为关系最亲密的人;第二等丧服叫齐(zī)衰(cuī),适用于为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关系次之;第三等为大功,适用于为堂兄弟、姑母、嫡长孙之外的众孙等;第四等为小功,适用于为父亲的伯叔父母、父亲的堂兄弟及其配偶等;最轻一等丧服为缌麻,适用于为祖父的伯叔父母,祖父的堂兄弟及其配偶等。

九曰不义:指平民、吏卒杀害本属都督、刺史、县令等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作乐,或在服丧期内改嫁等。

十曰内乱:指强奸小功以上亲属、父祖妾,或与上述人员通奸。注:小功以上亲指的也亲属关系,与五服关系差不多。

可以看出古代十恶不赦罪状的设定主要还是为了维护皇家帝王的权利,另外也是强调古代男权社会男性的地位。总结下来就是对君权,夫权,父权的维护。

当然十恶之罪也是对人们的仁义礼智信各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相比之下,今天的法律制度倒是宽泛了许多,如不孝,殴打丈夫,服丧期间的种种作为等等现在法律也不做规定。

心中有杆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从法律和道德上来讲,做好一个善良的人非常重要,虽说现在十恶不赦只是一个形容词,但是更应该将它当做一种对行为的约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38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