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个家庭如何实现富裕?
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开明的家长,识大体,手心手背都是肉,让子女们自由竞争,有限的家庭资源,雨露均沾,公平合理,剩下的就看兄弟姐妹们,各自的本事了。你有能力,就吃香的喝辣的。你没有能力,该种田的种田,该打工的打工,就看你个人的造化了。
保守的家长,顽固守旧,重男轻女,恨不得拿女儿的彩礼钱,来补贴儿子买房结婚。那样做,就为子女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关键是家长还不自知,以为这样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功德圆满了。这是极其自私的表现,体现出了父母的无能,更让出嫁的女儿觉得娘家冷血无情。
家庭富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那么,做父母的,如何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呢?
其实,父母心里都有一杆秤,儿女几斤几两,三岁看到老,知子莫若父。父母因为血缘的亲情,心里面的一块柔软地,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都不要过得太苦了。
把有限的家庭资源,合理地分配给子女们,家长们心里都有一盘棋。无奈资源有限,就要想办法把蛋糕做大。开源节流,成为了最有效的办法。
“爷奶爱长孙,爹妈疼幺儿。”人之常情,长辈的偏爱,会造成子女间的分配不公。特别是,“国有大臣,家有长子。”造成家里的大儿子,要么无私为家庭奉献;要么占尽家庭资源。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局面,与长辈的不同对待有很大的关系。
“长兄为父,长姐如母。”这种家庭,就剥夺了长兄,长姐的固有的资源,早些年的大多数农村家庭,大的孩子早早地下学,要么在家种田,要么出门打工,供养小的孩子吃穿读书。
早些年,还有些困难的农村家庭,极度重男轻女,只要是女儿,不管是姐姐还是妹妹,都要出远门,去广东或者上海江浙一带,去打工挣钱,供养儿子读书,结婚。牺牲了姐妹们的幸福,实指望培养出来一个家族里的当家人,来作为姐妹们娘家的依靠。
当然,第一代人从农村到了城市,第二代城市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占尽了整个家庭的优质资源。商品房好几套,读书的又是买学区房交换来的好学校,未来出人头地是大概率的事情。
第三代人在前人的肩膀上,就会向一二线城市进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