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金春撰文评七月的春诗意的灯塔是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李晗)日前,作家、评论家张金春向中国青年网供稿,以“诗意的灯塔是真善美”为题,赞扬诗人七月的作品《春》,并对七月本人进行了深入介绍和评价。全文如下。

  诗意的灯塔是真善美--读七月的《春》随想

  (一)

  我对七月的了解,之前只有寥寥数语:

  七月,浙江宁波籍人,年出生。另有笔名木汀、木沐、木易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助理。“简单写作”倡导者。

  缘何用“七月”,有两个说法:

  一个是艾青最早的女儿取名为七月,诗人为纪念艾青,用了艾青一生都一直在寻找但没有下落的女儿的名字;二是诗人追崇七月诗派,索性用了“七月”。不过第二个说法完全不成立--年盛夏,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曾亲笔为诗人即将出版的《七月诗选》在一张斗方大小的宣纸上手书:这是杨东彪先生的一本诗集,东彪先生告诉我,他是农历七月的生日,七月也是他的笔名--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骆英说,谢冕老先生为一个作者的笔名挥毫,记忆里没有过。

  诗人谈及此事,总是轻描淡写。他说,重用的是,你给这个社会和读者写了什么,而不是用什么笔名。七月只是他常用的笔名而已。我也听文友说,七月写作,名字是不固定的。

  他没有寒冬的严肃,没有盛夏的暧昧,也没有春秋的淡漠,而是不愠不火中略显热情。

  所以,我对诗人七月的评价是跟着季节走的。跟他在一起会很放松自如,彼此没有拘束、没有隔阂,保持着若即若离、不远不近的安全距离。

  他从不参与到我的忽冷忽热、患得患失的跳跃性的思维和情绪中来,而是以一种包容的胸襟,在一旁微笑着,除了谈诗、谈文学,其它的,鲜有言论。

  七月给人的感觉,是能让身边人松弛的那么一个人,一个执着和专注于诗歌创作的一个纯粹的诗人,跟他相处不用提防什么,一切很简单。

  他既广交朋友又不热衷于钻进各个圈子,既和善待人又不任人轻视,既低调处事又不哗众取宠。诗如其人,我看用在他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二)

  我长期从事军史研究和军事评论,偶尔也写些文学评论,必是因被作品打动使然。而本文的写作,却是因作品身后的作者七月。

  七月极少谈起自己的写作,即便有人提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番了事。我见他更多的时候,忙于诗歌教育的普及以及诗歌活动的组织,甚至不厌其烦地跟作者讨论作品的修改直至发表。艾青夫人高瑛逢人介绍他时,戏称他是不计得失的“杨白劳”,其实是他的真实写照。他何止是“杨白劳”,因“杨白劳”的热心肠及善良,遭受到委屈和欺骗,而他一笑了之。

  我总说他菩萨心肠,适合做公益事业。他的一个较为亲近的文友也悄悄跟我说,七月做学问行,搞生意不行。

  这样一个总是替别人着想,热心公益的人,从来不计较眼前利益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人,当然不适合做生意了。

  可是,即使做公益,他也永远在幕后,一些大型诗歌活动,如第十六届国际诗人笔会、艾青诗歌节、东亚诗人大会、“我们与你在一起”全国大型诗歌公益活动等等,如果不是知情人,几乎无人知晓他是组织者之一。

  (三)

  言归正传。

  依我看来,七月的诗作已然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已故的被誉为“中国诗歌第一判官”张同吾先生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个观点),我总结为“唯美”,就是美到你挑不出毛病来,他和盘捧出、娓娓道来的语言,恰恰是我想表达而写不出来的。我每每有一种感觉,人家能写出来,我为什么写不出来;人家能想到,我为什么没想到?为此拍案叫绝:懂我者七月也!

  七月是一个感情细腻、饱满、真挚的诗人,他的诗歌多是小桥流水、花草树木、大好河山,或者生活片断和人生感悟,每一首诗都能折射出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我想,《人民画报》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诗画中国》系列丛书,选择不“著名”的他,作为《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八部诗画集的唯一诗作者,绝非拍脑门之举。

  在他的笔下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温暖而优美的如诗如画的世界。比如他写的《私语》:绿叶接踵摩肩/悄悄话就多了/湖水漫上柳枝/也有止不住的悄悄话/午后的光/染白了雨巷的那把油布伞/像牵牛花一样/纯真地开到了年轻的石桥/断桥的憧憬/自觉地排列到湖面/如一条逶迤不绝的长河。

  他推崇艾青的“朴素”“单纯”“集中”“明快”。读他的诗句式都不长,七八行、一二十行不等,语言很朴实,没有过多的文字技巧,也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很容易阅读、理解和记忆。如《炫耀》:千回百转/腴润的手/几痕细冷的弦/灯火生来又聋又哑/炫耀不了自己/却炫耀了四周如铅的夜幕/炫耀了舞台/还炫耀了台上台下忙碌的人。

  他很“吝啬”,我至今未见他逢人就送自己的个人著作,尤其是《春》,我知道出版,还是《人民日报》刊发了著名作家梁晓声为这部诗画集写的序才后知的,更别说要他一本赠书了。他说是因为出版社给他样书很少。

  甫见《诗画中国》首部诗画集《春》,我颇感到很费解,中间有许多空白页,制作很精美,这不是明显的败家和浪费吗?在我反复琢磨数天后,忽然有一次,我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领悟到了他的别致和良苦用心,书法上有一种留白、飞白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是在笔划之间无意或有意地不太连贯,留下断断续续的空白处,反而达到一种变化和想像的艺术效果。

  他的诗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平平淡淡中蕴藏许多深遂的内涵,有许多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如果要想真正读懂他的诗,走进他的内心世界,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地品,细细地读。在休闲的周末或深夜,沏一壶龙井,抓一把瓜子,放一段音乐,他的每一首诗,仿佛在湖心里投入了一颗石子,无声地荡开一圈一圈的涟漪,在我们心湖里微微荡漾扩散开,随着心跳,一起同频共振,直至渐入梦境。

  读一首诗,喝一口茶,嗑两三个瓜子,掩上书,闭目养神,那隽永、那清纯、那韵律、那绵久,如同一曲古弦弹拨,如一汪清泉流淌,如一杯陈年老酒,耳旁细细柔柔,如泣如诉,使他的诗凭添了一份传统古典和空灵脱俗的光环。

  七月的诗深受大家喜爱。当我分享给作家安静后,她每篇都反复听多遍,她说:读诗是艺术的再加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七月的诗是她的首选。安静去年创作出散文和诗歌作品30多篇,她说跟听诗特别是七月的诗有很大受益。

  七月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历史和脉络很熟悉,对诗歌的现状和症结很清楚,对全国各地的诗歌作者分布如数家珍。但他身在其中,却远离圈子,所以他的诗歌观点客观又冷静。他写的中国新诗的现状和纪念艾青等一系列文章,在主流报刊以整版篇幅发表,字里行间就可以感受到他对诗歌的热爱、判断和憧憬,因此说,他是真正喜欢诗歌的、真正在写诗歌的人、真正懂诗歌的人之一,是把诗歌当作生命在抒写的人。他写的评论都是很客观的,不抱有任何个人恩怨和观念的,真实地记录了诗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代表了这个时代的诗歌状态和呼声。

  他说,无论中国诗歌怎么千变万化,但诗意的灯塔,一定是真善美。

  (四)   诗似乎与酒联姻,受李白及李白诗的影响,诗人和酒划上等号,早已是约定俗成的事。诗人不可能个个是酒仙,但个个都该是海量。可七月是例外,滴酒不沾,他自嘲道,正因为如此,没有写过一首“像样”的诗。

  他的“不像样”的诗,都是在一种很清醒、很理智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构思和酝酿写出来。

  他不仅写诗,也写散文。他每写一篇东西出来,思路都很清晰,结构都很严谨,想表达什么,给谁看,心里有一杆秤。他反对凑和、应景,更不会粗制滥造、沽名钓誉。

  笔者也见过一些“大家”、“名师”,呈现出来的“大作”,不乏浅薄、花哨、随性、空洞之嫌,表现出极不严谨、极不负责任的作风。在此不愿点名,只是当作一个对比参照而已。

  七月,从来拒绝“著名”的头衔,哪怕是“诗人”的头衔,坚称自己只是个文学爱好者,称自己的作品是习作。开始我觉得他是自谦,久而久之,我认为他的谦逊是发自内心的,这从他于写作和对待新老作者,总是那么谦虚和恭敬,始终以一种对等的态度在交流可以得到印证。

  今年春节前,他去看望九叶派唯一还活着的九旬老诗人郑敏。他跟郑敏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诗,自己写得少,一是写不好,而是认为眼下放大诗的作用,当下一些“黄金”诗歌太急躁,不想加入到这种热闹当中。七月对老作家、老诗人的敬重,更是发自内心。逢年过节,自己掏腰包,逐个拜望,年年如此,无所图,不求回报。早些时候,他的一本诗集出版前夕,有人提议请屠岸老先生写序,等诗集出版,才发现居然是自序。他说,不想惊扰这些老作家,不愿意自己平日跟老作家、诗人的走动,有“功利”的成分。

  如此看,他一定可以在诗歌这条路上走得很稳,走得很远。

  我愿意随着他的诗集,一起陪伴他走过《春》《夏》《秋》《冬》,以及《东》《南》《西》《北》。(张金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5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