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直一身无节目,斑斑星点最分明,称斤注两知轻重,大象鸿毛均可衡。这首七绝古诗,道尽了“秤”这一凝聚民间智慧的度量衡工具的内涵和作用。老手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慢慢消失中,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也越来越受到保护,所以还有一些老艺人继续坚守。图片上这位老人家名叫王民权,今年已经75岁高龄,他至今还在传承着自己“钉秤”老手艺。
王大爷是陕西省洛南县城人,他在县城经营着自家的“钉秤”店面55年了,在当地很有名气,用大家的话说就是独树一帜,洛南县城独一份。近日的一个星期天,摄影师在当地影友的带领下特意拜访了老人家。
老人家见到我们非常高兴,说起自己的“钉秤”人生,他打开了话匣子,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前农村的家庭经济普遍不富裕,自己年轻就不是个很安分的人,看到在生产队老老实实干农活种庄稼养活不了一家人,他就偷偷跟着表哥学会了“钉秤”的老手艺,跟着他游走在民间,靠手艺赚钱。
到了20岁的时候,王大爷就能独立的完成“钉秤”工序,制作出木杆秤了,然后外出走村串巷,边做边卖,每天回来后给生产队集体上交1元钱的收入,当年的1元钱对农民来讲就是个大收入,尽管如此,和种地赚工分相比他每天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一家人靠着他“钉秤”赚来的钱生活的相当不错。
王大爷说“钉秤”其实就是做秤,这个“秤”就是专指农村民间经常使用的木杆秤,据古人传说木杆秤为鲁班发明,根据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上13颗星,由此定13两为1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秤上加上了“福禄寿”3个星花,重新统一16两为1斤。
手工制作木杆秤工序繁多,王大爷说严格算起来要有多道工序,号称“百工之首”,所以技术含量很高,在古代制秤匠人就是高级艺人。完成“钉秤”要具备3种匠人的技能,1是做秤杆的木工技术,2是打造秤钩,秤刀的铁匠技术,3是制作秤盘的钣金技术。图为老人制作的木杆秤。
王大爷说“钉秤”很辛苦技术要求也高,但是在上个世纪以前作为老手艺中的高级艺人,这个行业的收入还算可以,养家糊口不成问题。自己一辈子当过农民,当过工人还唱过秦腔,相比之下都没有“钉秤”的收入高,所以“钉秤”在他的人生中就没有丢弃过,算起来现在也有50多年的时间了。
老人有1儿3女都已成家,儿子在他的影响下学会了“钉秤”手艺,现在自己开着一个店面,这里的老店面是年交给了儿媳妇经营着,自己每天没有事情就继续坐在店里“钉秤”。
王大爷说“钉秤”看似简单,实则麻烦,做不好就会影响在实际使用中的准确度,特别是“定盘星”,他是秤杆上第一颗星,它的位置是秤钩和秤锤的悬点,星点一般多为黄色,用黄铜丝点缀,新中国成立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国家统一规定每斤为10两。
图为王大爷为一位买秤的妇女师范用法。
王大爷说这些年社会发展进步特别快,电子秤使用很方便,所以木杆秤慢慢没有了市场,但是木杆秤在农村还有它的空间,象小商小贩和家里使用还是比较普遍,以前一天都能卖10多杆,现在一个月才卖10多杆,为了生计,他的杆秤店里也增加了出售电子秤的业务。
图为王大爷在让摄影师看他的老手艺被陕西省著名摄影家史志辉收录进《民间老行当》一书。
王大爷说现在“钉秤”的木杆都是从南方进过来的,具体木料自己也不认识,象真楠木的木棍几乎买不到,这个木料很特殊,刮皮后几天就会自己变成黑红色。
王大爷现在制作的木杆秤按照民间的传统俗成分为:3公斤;10公斤;15公斤;30公斤;50公斤;70公斤,公斤和公斤。价格从28元一直到元不等。
王大爷说“钉秤”这个老手艺自己干了一生,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人也要像“钉秤”一样公道,自己无论“钉秤”还是做人都是这样,所以自家的“钉秤”名气在洛南县里就是独一份,生意才会好,作为普通老百姓,干啥活都不如“钉秤”好,可以说“钉秤”养活了一家人3代人。
“钉秤”匠人们在“斤斤计较”之间,付出了他们的青春和汗水,精细制作,毫厘不差,为的就是老手艺人那份坚守的承诺和责任,王大爷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秤杆上的公道,它在秤杆上也在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