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醒世恒言》中说道:「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其实,诚实不但不是吃亏,而且让生意愈加兴隆。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实的本分,那么他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会令人对其「敬而远之」,生意更会举足维艰。先说这么一则故事: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叫「永昌」,另一家叫「丰裕」。「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避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行德,满口答应下来。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星秤师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一塾师的女儿为妻。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爹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沉思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星秤师傅说:「俺爹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星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千万不能让俺爹知道。」星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星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星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赶热闹,纷纷转到「丰裕」买米。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而斜对门的「永昌」米店简直门可罗雀。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让给了「丰裕」。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掌柜心里高兴,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的奥秘。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家人齐心合力的。老掌柜嘿嘿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靠啥发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积月累,咱就发财了。」接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星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说了一遍。儿孙们一听,都惊讶得忘了吃饺子。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露山不显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这时,新媳妇从座位上慢慢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星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就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靠诚实发的财呀。」大家更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第二天吃过年初一早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从腰里解下帐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咱都听她的!」这则故事寓意深远,也证明了「善有善报」真实不虚。众人为秤,半两之差,心明如镜。做生意,讲究「诚」,做人岂不如此?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杆秤中十六星的来历、权与衡、北魏道士李兰发明的秤漏的介绍,进一步说明道教在中国度量史、科技史方面做出的贡献。杆秤藏玄机:里面有天上的星斗,还能称出时间的短长!贸易的本质是交换。在中国古代,人们在对物体重量的测量方面有着极其严密的计量系统,这为贸易提供衡量的标准,而杆秤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斤两:匀出心中的福禄我们常用成语「半斤八两」来形容两者之间彼此不相上下,不分伯仲。古代重量单位采用十六两制,半斤等于八两。年之后,重量单位才由十六进制转为十进制。杆秤的刻度为何是十六进制呢?这有两种说法。传闻,杆秤为鲁班发明。鲁班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为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另一种说法是杆秤为范蠡所制,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福禄寿」三星,共计16星。范蠡还告诫后人: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中国古代买卖生意都会因此而忌惮,也说明福禄寿文化的根深蒂固。“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