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巾帼故事汇一杆秤撑起诚信经营的一

<

现为礼县中山路蔬菜直销店经理的周秀芳,曾在北京当过家政服务员,如今返乡进城创办起了蔬菜直销店,做到文明礼貌待客、诚实守信经营,严把疏菜质量关,热情为消费者服务,不短斤少两,卖放心菜,不赚黑心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的一致好评,在县城蔬菜市场经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和称赞,都夸她是一个“创业致富的女能人”。

周秀芳,年4月出生,高中文化程度,礼县城关镇石寨村人,今年43岁的她曾有过常人未曾经历过的人生之路。她于年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也因为家里贫困再也没复读就回乡务农。年结婚后不久,开始卖菜、开热面皮店、早餐店,一年后,就去北京务工做家政服务员、超市售货员、经营蔬菜水果等工作,这些经历给她后来自主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年,随着孩子长大上学加之公婆身体患有重病,迫使她不得不返回家乡照应家庭。常年在外忙惯了的周秀芳一边照顾着家人,一边寻思着如何再次创业。她心里想自己还很年轻,人活着就要奋斗,只有奋斗才能使生活好起来,才能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可是干什么呢?做服装、美容美发,自己不会,思来想去,她发现县城居民蔬菜消费越来越大,何不能利用这些年来在外打拼的经历和积累的经验干老本行?起初她推着架子车早出晚归在县城大街小巷贩菜卖菜。作为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民,一个蔬菜的经营者,她不甘于平庸,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富有,她怀揣着多年的愿望和理想,每天卖完菜,无论多么劳累,多么疲倦,都坚持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严格遵守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注重蔬菜食品质量,严把进货质量关,确保货真价实,做到文明诚信经营,热情为消费者服务,礼貌待人,善待每一位顾客,不短斤少两,不赚黑心钱,卖放心蔬菜,真正做到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赢得了广大顾客和多家宾馆饭店的信任。

年,随着她经销蔬菜的生意越来越大,就和丈夫商量,在中山路租用民房3间和库房3间,创办了一家以经营蔬菜为主的果蔬直销店,扩大了经营档次,又贷款买来双排座运菜车,这样丈夫跑运输从天水、西安等地进菜,自己和雇用人员销售,并送货上门服务。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扎稳打,干出名堂,她以坚强的意志,以当代妇女不服输的劲头,不断提高经营理念,她信奉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面对顾客永远是一副微笑的面孔。

她在经营蔬菜中,十分注重蔬菜质量和安全。无论多贵的菜,一旦不新鲜了,立马扔掉,绝不将有问题的蔬菜销往市场,不为眼前的利益做有害消费者的事。正因为她这种诚信经营、文明服务的职业道德,赢得了广大消费者和秦都大酒店等餐饮行业的信赖,慕名而来买菜、订购蔬菜,她不仅做到价格公道,更主要是对一些大客户送货上门。这些年来,周秀芳始终把市场当作自己的家,时刻维护市场形象,处处顾及市场和经营户的利益,她为人正直豪爽,一贯热心帮助他人,与市场经营户关系都处理的很好,谁家遇到困难,大家都爱找她商量,她也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出主意、想办法,出力献策,从不图名利,也不求回报。她不仅关心自己市场的经营户,对马路上的行人遇到有事,也同样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她还经常对上门来乞讨的流浪者给钱送菜。细微之处见精神。在她身上体现了新时期当代农民工的可贵品质,她与经营户亲如一家人,经营户也都称她为大家的贴心人。

为了使居民们吃上新鲜蔬菜,她每天天不亮就到蔬菜店里扎上围裙整理、摆放蔬菜,一天一守就是10多个小时,直到晚上七八点才收工。近年来,虽然辛苦,但她一直坚守诚信经营的理念,卖的菜总是最新鲜、最便宜的,从未有过缺斤少两的情况,周边许多居民宁可多走几步也要到她的店里来买菜。

周秀芳的诚信经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居民们在这里买菜“两不问”:一不问菜价,二不问重量。一位在她的菜店里买菜多年的饭店老板说,自己一直是头一天打电话让她准备好第二天所需的各种蔬菜,来了装好菜就走,从来不用过称清点。

都说“同行是冤家”,但在周秀芳的菜店周围,却丝毫感受不到斤斤计较、互不理睬或关系紧张的气氛。相反,互相帮扶、互相关照、互相体谅的情景随时可见。与她相邻的一位摊主说:“秀芳是个热心肠人,有时我的蔬菜卖完了去借点菜,只要招呼一声,她就帮忙送来,帮助我们共同致富。”

这几年来,她诚信经营、热情待人、不计得失,用一杆秤撑起了诚信经营的一片天,赢得了同行的敬佩和群众的赞誉。她用不争的事实告诉世人,诚信经营不吃亏,良心做事有回报。年3月,被县妇联表彰为“全县创业致富女能手”;今年10月,被县委宣传部、文明办、总工会、团县委、妇联等单位联合评选为礼县“第三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原标题:《一杆秤撑起诚信经营的一片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912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