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为官时有三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

清朝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作为历史上著名贪官的代表,和珅的家产多得令人咋舌,所以就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据资料显示,嘉庆当时抄了和珅的家,一下子抄出了八亿两白银,按照今天的白银价格换算足足有人民币多亿。

而根据当时的消费能力和物价计算,和珅的这些家产就足以抵得上大清20年国库的收入,这还不包括和珅的固定资产。虽然和珅是个大贪官,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底线,就是三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而第三个不贪更显其智慧,那他的这个底线怎么体现他的高明之处呢?我们一起看看。

01和珅的发迹体现了他的智慧

和珅的发家史可谓是富有传奇色彩,历史上的和珅跟电视剧中的中年大叔形象完全不一样,他跟刘罗锅、纪晓岚这些人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这些人都是中老年大叔,而和珅却是风华正茂的年轻才俊,而且相貌玉树临风,乾隆自然是对这个小鲜肉很是喜欢。

众所周知,乾隆是个附庸风雅的皇帝,喜欢舞文弄墨,虽然肚子里并没有什么墨水,写出的也是一片两片三四片这种打油诗级别的诗句,还喜欢鉴赏文物,并盖上自己名号的大红章,可谓是文物破坏者。

而和珅的聪明之处,就在于皇帝喜欢什么,他就巴结什么。所以英俊年轻的和珅,就整日陪着乾隆作诗下棋,搜罗文物字画,这么贴心的人,乾隆哪有不喜欢的道理。

而这,和珅的致富之路,也就来了。皇帝喜欢文物字画,喜欢各种珍宝,自有人进献,而数量之巨也是非常吓人,既然这么多,乾隆肯定是自己不清楚有多少的,那么谁最清楚,当然是和珅,所以和珅就从里边拿到自己口袋一点,反正谁也不知道。而后期,和珅更加胆大妄为,总要从进献的物品中拦截一批,久而久之,焉能不富。

既然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说话就有了分量,这就开辟了另一条致富之路,那就是收钱办事,也就是受贿了。这个可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求人办事,肯定是要拿钱打点的,事情办成了,多少钱都不在乎,而这些钱,就源源不断地流进了和珅的口袋。

02和珅从来不贪这三种钱

虽说和珅在敛财方面是穷凶极恶,所以才会成了历史上的贪官首席代表之一,但是和珅却有一个底线,就是有三种钱不贪。

第一种就是科举的钱,和珅也是文人出身,面对科举考试的文人们,其深知考生们的不容易,所以还是有所尊重的,而且贪污科举的钱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比如早在明朝开国时期,朱元璋恢复科举,并命人修建科举考试场所聚英阁。

可是朱元璋验收时,发现地上的石头很脆弱,继而发现工程偷工减料,追查发现是自己的老乡马三刀贪污了工程款,一怒之下毫不留情地杀了马三刀。和珅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所以这个钱不贪。

而这第二种就是赈灾的钱不贪,这说明和珅还算有点良心,赈灾的钱可是救命的钱,灾民们正处于生活艰难的时刻,迫切需要这笔钱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可是这笔钱如果贪污了,想想结局会怎样?

多少农民起义都是因为赈灾不力,农民们揭竿而起,这个钱要是贪了,可是要闯大祸的,轻则发生饿死人的悲剧,重则可是会天下大乱,所以和珅心中有数,绝不会贪这个钱。

说完前两种,这最后一个不贪的钱,就是别人求和珅办事没办成的钱,这个钱和珅不会贪,这是和珅无功不受禄的处世哲学,办不成事,还损失了钱,难保求人办事之人会心怀怨恨,想方设法报复,所以和珅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细水长流的建立良好的个人信誉,才能长久地拿钱办事,如果被人传出去收了钱不办事,可就没有诚信了,一顿饱和顿顿饱,和珅这么聪明的人还是分得清的,所以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和珅心里有杆秤。所以这就守住了收钱办事的安全红线。

办不成事,退回钱财,求人者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也没有损失,而且当时如果连和珅都办不成的事,想必朝中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办成了,所以自然不会为难和珅,这一点也最能体现和珅的智慧。

03和珅的高明之处

通过上文的描述,是不是感觉和珅还挺正义的、挺有善心的?其实不然,和珅身为朝廷命官就不应该贪钱!那就有疑问了,既然和珅收钱收到手软,贪污了那么多钱和字画珍宝,为什么在乾隆当政的几十年都平安无事呢?这自然体现了和珅的智慧。

乾隆当真完全不知道和珅的所作所为吗?当然不是,以皇帝的耳目眼线和手段,查一个贪官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为什么乾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原因就在于,和珅的确能为皇帝分忧做事稳健踏实,正事办的不错。

乾隆也是需要这样的人来做事,如果真的一刀切把身边涉及贪腐的人都查办了,也会造成没人办事的尴尬局面。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姑息不办,那些毫无底线什么钱都贪的人,已经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乾隆自然不会手软,该查还是要查的。

和珅是非常聪敏的人,他有他的底线,前文说的三不贪,特别是第三种,就很好地帮他避开了大部分祸端,不去得罪人,只要不触碰这些红线,就算有人去皇帝那打他的小报告,去弹劾他,只要闹的事不大,社会还是基本稳定,皇帝就没有必要去较真查办他。

所以其他贪官还是有落马的,唯独和珅,乾隆放过他一马,乾隆看在和珅的贪污不但没有威胁到他的利益,没有威胁到清朝的统治,反而和珅是他喜欢和不能缺少的人才,就不去为难他。所以和珅的确可以说是非常高明。

04结语

贪腐成性却又有自知之明的和珅,守住自己的底线,在乾隆时代可谓是呼风唤雨,不能不说其智慧超群,可是毕竟是贪污了,所以乾隆一死,新帝嘉庆立刻对他进行清算,也算是自食其果,罪有应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905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