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m/1397.html做人真正无愧于人才能活得踏实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做人怎么样才能踏踏实实,心里无事,睡得安慰。”老和尚笑着说“做人要本分,对上要无愧于天,对下要无愧于人。”小和尚说“不对啊,师父,做人不是要无愧于心吗?”老和尚说“心是自己的主观的世界,无愧于心的评判标准是自己,而只有无愧于人,不亏欠不辜负别人,才是真正的踏实。”小和尚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事实的确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无论说话做事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内心需要,不顾别人的感受,觉得自己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就行。话是这样说,但是什么是无愧于自己的良心?这个评判标准恐怕还是自己来定的,带有很多主观的色彩,似乎也没有那么客观,说起来也站不住脚。就比如有一对恋人,男生对女孩可以说是关心备至,体贴入微好的无可挑剔。但是,女孩还是因为觉得男生没有钱,家境也不好,最终还是和男孩分手了。在女孩自己看来,她可能做得没有错,为了自己未来的生活着想无可厚非,觉得自己和男生分手理由充足。但是,要知道,男生在和她谈恋爱的时候,这些条件就存在,男生既没有欺骗她也没有隐瞒她,女孩完全可以最初就不要接受男生的爱,这是她的权力。但是她接受了男生的感情,等到这个男生全心地投入到这段感情中后,她又以这样的理由和男生分手。不能不说她的做法就很欠妥了,至少她是辜负和伤害了男生的感情。女孩可以说她无愧于心,可是受伤害的男生和听到这件事的人会觉得这个女孩做的很对吗?或多或少她是亏欠了男生的一片真心。无愧于心,这个“心”说白了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规范。我们说话做事可以维护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但是也要想想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是不是会伤害到别人,是不是会损害大众的利益。如果每个人做人的标准仅仅是无愧于心,是不够的,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不去管别人的死活,说到底其实就是自私自利。这样的人,走到哪都会被别人诟病。所以,做人处事,不仅仅是无愧于心,还有无愧于人。当然,这里所说的“无愧于人”只是说也要有同理心和利他思维,在维护自己利益的时候也要照顾到别人的利益,即使不能完全避免别人利益损失,最起码也得想办法把对别人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这也符合先贤孟子所提倡的“仁爱”思想。凡事都有度,无愧于人,也不是说要舍掉自己的利益,向别人妥协,对一些无理的要求也不能拒绝,这就又走到了一个极端,这也是不值得提倡的。无愧于人,说到底就是做人要懂得感恩和回报。就像《菜根谭》中说的那样“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这是一种感恩也是一种胸怀。做人,不忘人恩、不恩将仇报、不以怨报德才是无愧于人,心里才真的踏实,也才真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别人。否则,所谓的无愧于心,不过是不敢面对、推卸责任的自我安慰。要知道,人在做,天在看,一个人的人品到底怎样,人人心中都有杆秤,自己说了不算。(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