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拼尽全力,只为让杆秤多一种可能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到手工杆秤老师应德印的场景,那天因为拍摄环境不太熟悉,明知道目的地就在附近,可还是在街心迷了路。

给老师打完电话不多时,老远看到一位身材瘦削、花白头发的老人向我们走来,他一边向我们走来,一边挥手示意。正忍受着日头炙烤的我们,像群孩子,欢喜得不行。

匚也曾风光无限

随着老师径直上楼,我们爬过好几层的楼梯,来到他的工作室。那是个极宽敞的地方,只是楼层有些高,上下楼梯搬运工具时颇有些费力。

应老师和我们解释说,做杆秤是个细致活儿,最要不得的就是热闹。倘是动不动就起身走动、亦或是招呼招呼来人,那活儿是极难做得细致的。所以他故意把工作室安放在了家中的高楼上,平日里可以静静地打磨作品,避免了零碎的时间消磨。

应老师从14岁开始学杆秤,是家中杆秤技艺的第十五代传人。即便是从小见惯了的手艺,当学徒的应德印还是埋头苦学了三年。因为这项手艺易学难精,一把不起眼的普通杆秤,从选材到成品,就有80多道工序,一道道打磨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难得多。

学成之后,应德印像所有的杆秤师傅一样,选择了出去“跑乡”。走南闯北的那些年,他到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山东等多个省市。

老话说“不识秤花,难以当家”,在过去,看得懂秤是衡量一家之主专业度的重要标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杆这样的秤。而怀揣着制作杆秤的手艺,也就意味着有了生活的保障。

匚创意抵御危局

年以后,随着电子秤的来临,木杆秤逐渐淘汰。没有了市场,杆秤师傅们纷纷改行,可世代制承的应德印并不愿意离开。谁也不会甘愿让世代相传的手艺断送在自己的手上。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应德印开始琢磨将杆秤从日常工具往工艺品上转变。

为了保证作品的可收藏性,他将制作杆秤的材料换成了名贵红木。为了配上各类高端木材的质地,应德印老师不仅将普通金属统一换成了黄金,还别出心裁地将中国传统中寓意祥瑞吉祥的图案以秤花的形式点缀在撑杆上。

杆秤向来是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而应老师点出的“四方神佛”、“福禄寿喜”的秤花也正是暗和了这一说法,将“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模糊概念表现出来。

匚心力不曾白费

作为收藏品,应老师的杆秤大多都是可称量千斤的大秤。大秤不仅体积巨大,工作量也是成倍地增长。为了保证每天的工作量,应德印老师每天坚持五点多起床,收拾好之后便上楼埋头工作,开始一天的、至少八个小时的工作。

老师的工作室里放着一排排的千斤大称,不少都是别人预定了的作品。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应德印的大名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风光、荣耀的背后离不开精湛的技艺、强大的自制力,还有,那工作台下的半桶烟蒂。

如今的应德印家庭美满、也颇有名气,早已不必再为了挣钱、生存的事儿操心。每天,就一门心思地钻研技术、提升自己的手艺,只为让杆秤手艺在市场上多一种可能,走得更好、更久一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8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