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庐阳聆听庐阳双岗秤店老手艺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双岗秤店:老手艺的顽强与坚守04:37来自庐阳发布曾经热闹的集市,无论街边的小摊贩,还是店铺里的老掌柜,一端秤盘上放上足量的货物,一端挂上秤砣,秤翘得老高……商贩口中吆喝两句“足量高高的秤”,客人便取下货物,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如今电子秤的普及,存在了数千年的杆秤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位于庐阳区的双岗老街上,有一家名为“双岗秤店”的老式铺子。这里面陈列着大大小小的木杆秤和盘秤,小到3公斤,大到公斤,非常齐全。随便什么时候去,都有一位老人正神情专注地埋头钉秤,手法娴熟。他就是这儿的店主——缪向阳,58岁,他做手工木杆秤已经快40年了。笔者来到老人店内时,老人正专注地坐在门口制作杆秤,刮杆、钻眼、嵌秤星、打磨,一丝不苟。阳光、案桌、一堆做秤老伙计充足了老人的早晨。曾几何时,手艺不仅是生活生存的技艺,也是身价标尺。老人说,18岁就开始跟着师傅一起学习制秤,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家秤店。年,老人从师傅手中继承下秤店,一晃也快20年了。几十年间,老人经历了木杆秤、机械秤、电子秤这三个种类计量器具的改革,虽然如此,但他却没有舍弃传统的木杆秤。制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从刨圆、上铜钮,到校准、钉秤花,前前后后一共有十多道程序。老人说,每一道程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尤其是秤杆挂上砝码后定支点关系一杆秤的准确度,一定要细心再细心。其实,做秤最难也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钉“秤星”,在秤身上钻小孔,在孔里插入细软铜丝,用钉秤特用的“快刀”割断铜丝,然后轻轻敲一下,便在秤杆上留下了“秤星”。此道工序全凭手艺,需一气呵成。制作一杆秤至少需要两到三个小时,随着电子秤的兴起,手工秤已渐渐无人问津,一天也就卖一两杆,一杆三四十块钱,并不赚钱。桌案上的制作工具,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它们见证了老人制秤的漫长道路。从小就听过“秤砣虽小,能压千斤”,也听过“吃了秤砣铁了心”,古老的谚语更加印证了,旧时光里秤砣在人们心里坚定不移的地位。难做、赚不到钱、年轻人没耐心学,导致现在做秤的人越来越少,但老人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就一定会坚守下去。时至今日,秉承老手艺的,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想舍去一生厮守的老手艺,那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正因为老人们的执着与坚守,留下了这些手艺。若干年后,不知是否还有人记得双岗老街,这家“双岗秤店”?朗读者:李坤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end审核

马娜娜责编

侯丽娟编辑

陈茂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29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