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佬,好似一个人人都能做的工作,但想要把这门职业做得好,却是一门长期积累的学问。
十几年前,北大陆步轩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屠夫,一时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背影”,可他长期沉浸在这个行业里,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把卖猪肉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在网上开了自己的直营店。
可全国有那么多的屠夫,为什么偏偏就是陆步轩呢?或许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想要做一件事,不论身处在什么环境,一定会想办法。
比陆步轩更早之前,在广州番禺也有一个猪肉佬,他的名字叫做苏志刚,但是后来,广州长隆渐渐闻名于世,但不知道广州长隆的创始人苏志刚。
相比起陆步轩,那时的苏志刚,他的生活就是无数平常人的缩影,他的书读得没有陆步轩多,所以早早辍学,当起农民,在工地上搬砖。
在搬砖之余,苏志刚注意到当地的猪肉好卖,于是他转行,靠着一辆自行车、一杆秤,在广州番禺卖起了猪肉。
这只是苏志刚的第一步,为了让猪肉好卖,他骑着自行车去酒店、酒楼推销自己的猪肉,以至于附近的酒店都从苏志刚这里拿货,而苏志刚那间小小的档口,渐渐扩大为一间猪肉批发店。
苏志刚买猪肉买了十年,这十年间,他积累了第一批财富,也给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商知识。
年,苏志刚瞄准了餐饮行业,他拿出了全部家当,成立了香江酒家,5年后,苏志刚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又建了一间档次更高的香江大酒店,业务也更广的,不仅仅只有餐饮,还包括了旅游、休闲娱乐等。
短短15年间,苏志刚已经是一个超级“万元户”,坐拥一间酒店和一家酒楼,可他却陷入了迷茫:要怎么样把生意做大?
一个有野心的人,心中想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分析了广州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后,他想:广东这里跟香港、澳门很近,日后一定会有很多人来省会广州,那为什么不做旅游呢?
所以,苏志刚瞄准的下一个赛道是旅游,而此时,他的朋友帮忙出点子,建议苏志刚办一个野生动物园。苏志刚一想,游客白天去逛动物园,晚上到酒店下榻,这可以形成一个循环体系!
有了这个想法后,苏志刚马上开干,在香江大酒店开张的同时,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这次他的目标很大胆,要做一个世界级的野生动物王国!
不过,苏志刚的家人们都觉得他疯了,纷纷反对苏志刚这样做,那时候是年,动物园还很少,他们都觉得这里面的风险太大了,不能冒险。
苏志刚从商这么多年,他看准了这里面有机会,于是顶着压力亲自挂帅,带队去聘请动物学专家担任顾问,到全国各地区考察。
而且,苏志刚要做动物园,他面临着另外同省竞争,在年,深圳就开了一家野生动物园,如果广州再开一家,完全没有区别,竞争力就下降。为了一炮而红,苏志刚找到了另外一条路:用单品引爆市场。
也就是说,苏志刚要做的,是珍稀野生动物族群,既有利于繁衍,也有利于保护。
一年后,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项目获得了批准,并且还获得了多亩地,苏志刚开始着手干这一件事,光是种树,就花了8个月的时间。
接着,苏志刚是引进珍稀动物,这些珍稀动物有长颈鹿、羚羊、斑马、猎豹等,而且还全是从国外空运而来的。
苏志刚的大手笔,令香江动物园未开园之前,就一炮而红。
到了年,长隆集团成立,苏志刚就任董事长,他决定用娱乐化的模式来经营长隆,有了这样的战略,长隆集团往多元化发展,受众群体覆盖了所有年龄。
从立项到开园,长隆集团好像是没有遇到过困难,但在年的非典袭来,苏志刚吃到了苦头。
那时候,出来活动的人很少,去动物园看动物,去看马戏班的人也就少了。不过,就算没有游客,动物园也不能闭门不开,就算闭门不开,动物们每天要吃的食物,工人要支付的工资,是一点儿没有少。
所以,苏志刚遇到了一项很危险的问题:资金缺口。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长隆集团想必熬不过年的寒冬,也不会有现在的广州长隆。好在,这样一项大工程在广州是绝无仅有的,如果就此倒闭,再要重建,那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于是地方主动帮助苏志刚度过难关,给长隆提供几百万贷款。
正式有了这笔钱,长隆迈过最大的一道坎,而另外一道坎,则是出现在年。
经过了年的长隆,发展如同势如破竹。苏志刚意识到小孩子是游玩人群中最多的,于是他开了长隆欢乐世界和长隆水上乐园,从单一的动物园运营模式,转变为老青幼皆喜欢的游乐园模式。
目前,长隆乐园被称之为“东方迪士尼”,迪士尼的起步远远高于长隆乐园,而迪士尼的品牌做得不错,几部迪士尼影片都受到了全球影迷的追捧,当迪士尼在上海开园之时,单日客流量达到十万次,殊不知,长隆乐园早就达到了这个记录。
不过,对主题公园的投入,前期是需要花费很多资金的,而且资金回笼慢,光靠门票收入是一个很吃力的事情,苏志刚是怎么解决这么大的资金来源呢?
融资的方式有很多,上市就是其中一种,可长隆集团并没有上市,苏志刚想要获得大额资金,只能向外借款。并且,目前清远长隆还处在开发阶段,长隆集团的负债比例想必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面对这样的情况,长隆集团还有一条路能走,那便是资产证券化,保证固有资产的流动性,然后发行债券,一次性取得较大的融资金额。
如果没有这样的融资手段,凭借长隆自身条件,想要一次性建设并运营三座“长隆乐园”,肯定会有所吃力。
不过,回头看苏志刚的奋斗史,会发现他一直是一个敢拼敢搏的人,看中了机会,那就拿出全部身价押上去,成了则功成名就,不成,那也给下一次崛起积累了经验。
更为重要的是,人生,在于折腾,也在于经验。如果苏志刚没有成功运营酒楼的经验,他或许不敢花大手笔,成立长隆集团,让长隆集团“负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