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谭湖村韦有言在家里制秤。今年80岁的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镇谭湖村韦有言老人,祖宗三代以修秤为业。13岁跟着父亲学习制秤手艺,17岁就自立门户挑着担子赶集卖秤。60多年,他制作了20多万杆秤,是赣榆颇有名气的制秤手艺人。相去甚远/视觉中国
杆秤也叫手提秤,作为民间日用衡器已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要制作一把精确的杆秤,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首先是秤杆材料的选择和晾干,杆秤的材料名字的铜草木,这种木材质地硬而且又具有相当的韧度,是秤杆的首选材料。
从山上取材后,要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晾干;然后是在秤杆上定好尺寸,包括要钉好三枚横针;接下来是在秤杆的头尾套铜管(用黄铜熔炼而成);最后是下针和钉秤花。
记者踏进韦有言家里时,只见老人鼻梁上架着眼镜,正在埋头给一杆杆秤镶铜星。老人手里拿着一把刀和一段细铜丝,先将铜丝插入秤星孔,然后用刀将铜丝割断,在秤杆上敲打两三下,不多一会,一颗颗闪着暗光的铜星就镶在了秤杆上。
老人告诉记者,传统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杂,有近百道工序,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分级、打眼、磨光、校正等工序,才能做成一杆完美的秤。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秤的出现让杆秤在生活领域渐渐销声匿迹。对于现今电子秤大行其道,杆秤渐渐隐退的现状,韦有言老人对此并不觉得遗憾。他说,他每周奔赴四周赶集,一天下来只有几十块钱,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手工制秤的工序非常复杂,利润非常低之低,没人愿意学习制作杆秤的手艺才更让他担心。老人有个愿望,他希望能把这门老手艺传给后人,将传统老手艺继承下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