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那方心灵的天地”,希望我的文字能给你以温暖,给你以启发,让你热爱生活,也热爱笑。
每个人的人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总能发现他人身上有着自己的影子,和自己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
《隐秘而伟大》中的王科达虽然是一个反派角色,但是他和主角顾耀东却有着一些相似之处,有人说他和顾耀东一样不知人情世故,只注重某件事的结果,其实王科达和顾耀东最像的一点是固执。
看到王科达的结局后,很多人对他的遭遇都有一种同情心理,觉得一个如此忠心、努力工作的人,最后却被自己人冤枉,多多少少是有点悲惨。
可能是出于演员的魅力,很多人觉得王科达只是站错了队、只是因为信仰不同,才造成了他最后“替罪羊”的结局,很多人也觉得王科达并不是一个坏人,只是有些“狠”罢了。
其实在王科达把尚荣生案的五名无辜者枪毙的那一刻,他就不仅仅是“狠”了。
自己亲手处决了五名“替罪羊”,最后自己也成了“替罪羊”,这样的安排倒是很巧妙。
除了一些外部原因外,造成王科达“替罪羊”这一结局的,更多的还是来自他自身。
王科达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替罪羊”道路的。
01王科达的人物形象
相比钟百鸣这一反派来说,王科达的这一反派反倒是好了很多,钟百鸣的笑容总是给人一种很阴险的感觉,虽然很少在剧中见王科达笑,更多的是咆哮,但是王科达的笑容是很难给人那种阴险感觉的。
王科达不爱财,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时王科达在找尚荣生案的替罪羊时,齐升平曾给了他好处费,而他信封加钱,原封不动地给了赵志勇。
根据后面赵志勇对顾耀东所说的“我从来没有见过怎么多美金”这一句话就能判断,齐升平给王科达的好处费并不少,而王科达却一分没有动过。
在小说中,明确写到过王科达从来就不在意这种钱,可见他并不爱财,也不爱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钱。
王科达也不像钟百鸣一样,对身份地位有着过强的追求,总的来看,如果抛开王科达所做的一些“狠”事,他真的算得上是为警局尽心尽力,是一个注重实干的好警察。
02第一步:眼中没有善恶之分
赵志勇为什么在做各种坏事的时候,会有痛苦的纠结,是因为他知道他是在与“恶”为伍,他是站在“善”的对立面。
赵志勇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而王科达在做一些坏事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这些纠结,一是因为他所持有的信仰、他所站的立场,顾耀东有自己忠于的事情,王科达也有自己忠于的事情。二是因为在他眼中并没有善恶之分,他眼中更多的是任务
书中有一处对王科达手表的描写,那个手表王科达带了很多年,当时买这个手表几乎花光了王科达所有的积蓄,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他需要“准时”,尤其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从这一点来看,他很注重任务的完成度。
其实认真去看王科达的为人处世,就能发现在他眼中完成任务、做好上面领导下达的命令是他眼中所认为重要的事情,何为善,何为恶,或许他并不清楚,也或许他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他的世界执行命令、完成任务是首位。
当一个人对善恶没有了明确区分或者放弃对善恶之分的思考的时候,他就很容易被“恶”利用,走上与“恶”为伍的道路。
因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你可以没有自己处事的一些原则,但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一杆衡量善恶标准的秤,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03第二步: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看过《隐秘而伟大》这部剧的很多人可能都清楚,在王科达的出场中,有很多次都是在“吼”,处在愤怒的状态。
齐升平也曾说过,王科达是一个会把所有情绪、所有不满都写在脸上的人,钟百鸣刚来时,他并不喜钟百鸣,他也把这份不喜全都展示在了自己的脸上。
也正是因为这点,让他得罪了不少人,在最后紧急关头,也是因为没有后台,得罪了不少人的原因,让他走投无路。
情绪的控制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愤怒的情绪。
一个人如果不能较好地控制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那这一份情绪就很容易影响到自己身边的人,也会影响到自己,最后会影响到我们对问题的思考。
王科达“直来直去”的将情绪展示出来,咄咄逼人,间接导致他得罪了上海警备司令部的侦缉处处长以及警察局的钟百鸣,有了后来对他的诬陷。
04第三步:做事考虑不周全
其实王科达的办事能力并不差,但是在针对尚荣生绑架案唯一“目击者”这件事情上,他却做的并不好,这正是因为这一点直接导致了他最后“替罪羊”的结局。
王科达在转移“目击者”的时候,并没有请示上级,当然这是他出于保密的考虑,但是他应该想到这件事牵涉到的不止是警察局,还有侦缉处,而这个“目击者”也是侦缉处的人。
在这件事情上,他对自己太有自信,并没有考虑过一旦发生意外,他该如何。
他很清楚这件事情的幕后指使者涉及到那些人,一旦出事,惹怒的都是上层人士,对他来说只能是有害无利。
做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到这件事情的风险程度,如果风险很大,就一定要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为自己留好后路,要么选择不做,要么就做好应对风险之策。
而王科达在这件事情上处理的并不好,直接导致了他最后的结局。
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