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索乃玲东营报道
3月4日,记者来到利津县大门张村,见到了利津县张氏杆秤第七代也是最后一代传人—张有俭。
张有俭的工作间在两间土坯房的西屋中,一张布满岁月痕迹的桌子就是他的工作台,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刀子、钳子、刨子、定星用的步弓等和一些零散的制修小配件。
记者了解到,张有俭生于年,17岁正式跟随父亲学习修秤,19岁接替父亲到利津县衡器制修组上班,承接利津、沾化两县所有使用衡器计量,如粮所、供销社等单位的维修、验校。年任衡器制修联合门市部经理。年开始停薪留职,在集市上为人们修理制作杆秤生意。
对于制作杆秤,张有俭拿起桌子上仅剩的木条,侃侃而谈,以前都是从南方购进一些长条楠木、红木或是钉木、枣木等原木毛料,根据木料的长短、厚薄来定杆秤称重斤量的多少。木料要用刨刀打磨,再用细砂纸粗略抛光,第一道工序基本完成。随后三叨定砣,定砣尤为关键,稍有不慎一钻打偏或是一根铁钉多打过钻眼半毫,就会把杆秤撑裂,一杆秤就报废了。定完砣后,定星、塞铜丝、刀割、拍实,水磨抛光、校准等步骤都要耐心加细心。张有俭说,学杆秤手艺必须要年轻,年纪大了,手和眼睛就没那么灵活了。
“干这个行业心要正。”张有俭一生为人正直,每杆秤做起来都必须去计量局检验,砸上合格印,他从不为一己私利做缺斤短两的“邪称”,但凡经过他手的邪秤也都变成精准无差的“良心秤”。在年秋后,正值收粮的大好时节,有位外乡来的粮商,通过亲戚拿来一杆断叨的短秤,求他一定按原样修复,价钱好商量。可张有俭非但没听从亲戚的叮嘱,反而把原有的秤叨棍拆卸了下来,换上了一副标准的秤叨和秤叨棍,效验合格后才把杆秤交给粮商。张有俭的手艺在当地小有名声,也曾有人屈膝跪地,不惜重金想要做一杆能作弊的“邪称”,他不为金钱所动,反而良言相劝。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秤逐渐取代杆秤,制作杆秤的这一行业似乎走到了尽头,这门手艺也因此无法再继续传承,张有俭成为了张氏杆秤的最后一位传人。如今,张有俭的杆秤和故事被收藏在利津县文苑社区,张有俭一生只做“良心秤”的工匠精神不会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