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阳明先生晚年学说成熟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他甚至说: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夫,却是有根本的学问。也就是说,致良知在本质上一种按照良知格物,以恢复本心的修养方法。
那么,良知是什么?
在阳明先生的哲学体系中,良知是先天性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中的一种道德判断的准绳,是一杆与生俱来的道德的秤。
与生俱来,先天性的,这可能吗?
当然是可能的。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人出生时大脑是一张白纸,教育给他画个什么,他就是个什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从人类具有初级智慧,到使用工具,产生文化,距今至少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知识内化于人心的一次突破。
知识内化于人心,使人成为具有文化特征的人,这是文化的根本含义之一。而这种知识的内化,就好像雕刻家在玉石上的打磨雕琢,虽然进展很慢,但是每一刀下去,都会留下一些痕迹。
对于人心而言,文化在内心的打磨是无法消除的,他不会像玉石上的痕迹,经过长期的打磨后会消失不见。文化对内心的打磨所留下的痕迹,只会成为人内心的积淀,文化的打磨越多,内心的积淀越深厚,这种深厚的积淀,会逐渐地刻到基因上,并且逐渐在文化基因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因此,新生儿的血液里,其实流淌着人类文化的血液。这个文化的血液,就是道德判断的准绳,是先天生于内心的一杆秤。
这杆秤,每个人心里都有。
换言之,物种的进化,并不只是生理机能的进化,道德文化,心理状态也在跟着进化。
但是,既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道德的秤,那为什么有些人会变成坏人,有些人会变成圣人呢?
秤在那里,你用或者不用,经常用或者很少用,久而久之,区别就会凸显出来,这就形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别。这就好像在工厂做工的工人,生产标准在那里,你严格的按照标准做,生产出来的就一定是合格品甚至优等品;但你如果总是偷奸耍滑,偷工减料,生产出来的就一定是次品或者废品。
因此,阳明先生在良知前面,加了一个“致”,这个“致”就是“至”、是“行”、是“正”。至就是想到,就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良知在那里;行,就是一定要遵循良知的指引去做事;正,就是要端正态度,不要拿良知做幌子,行坏事。
简单地说,良知始终在哪里,你得用,得想。因此,阳明先生又说:满街都是圣人。
确实,如果每个人都凭良心做事,每个人做事之前都想想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是否对得起你的良心,久而久之,每一个人就都成为圣人了。
成为圣人的标准,一直都在。只是,能够按照标准去做的人,实在太少。
《论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如今,所有的人都只愿意拿着一杆秤去衡量别人,而不愿意严格的约束自己。别人永远是不对的,自己永远是对的。
因此,良知成了道德绑架的工具,而不是督导自己行为的准绳。
克己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