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匠卢智鹏一刀一錾见证历史一物一心尽显文

<

捶打、砸花、錾刻、煮、洗……

瑶族银饰手工制作工艺极其复杂,

所以制作工具也尤为精密珍贵。

瑶族银饰手工相关制作过程↓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套

“甲子年制”

距今将近百年历史

的祖传银饰制作工具的故事~

▲瑶族银饰

近日,家中世代制银的银匠卢智鹏联系到县瑶族博物馆,要将他家祖传的一套瑶族银饰制作工具,包括储蓄柜、工具风箱、小杆秤、打造银饰工具、银饰手稿等捐赠给博物馆。经实物初鉴、鉴定评估、签署协议后,4月20日,在博物馆门口举行文物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现场

在捐赠现场,这一整套制作工具布满灰尘,有深深的划痕的木条,光滑油亮的锤子,精致的小秤,还有泛黄的银饰手稿,充满着岁月痕迹的工具,见证着他们这个匠人之家的成长。

▲银匠卢智鹏捐赠的祖传瑶族银饰制作工具

据捐赠者卢智鹏介绍,这套工具是他祖上制作给后人使用的,有将近百年的历史,工具上的“甲子年制”字样印证了他的话。按照中国传统历法推算,这套制银工具应是年制作的,距今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

▲卢智鹏展示捐赠的银饰制作工具

“很荣幸将老一辈流传上百年的银饰制作工具捐赠给了瑶族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瑶族银饰制作的工序,这也是我捐赠的初衷。”银饰制作工具捐赠人卢智鹏表示。

卢智鹏捐赠的这套工具尤为珍贵,丰富了瑶族博物馆的馆藏,填补了博物馆在瑶族银饰制作工具上的空缺,对我县瑶族银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瑶族博物馆馆长盘威介绍,卢智鹏捐赠的这套珍贵的瑶族传统银饰制作工具,博物馆将对这套工具进行修复、整理、登记在册,并适时展出。

▲卢智鹏正在制作银饰(一)

卢智鹏出生在湖南省,自幼跟随父母来到金秀县城,家族一直以打造手工银饰为生,从小耳濡目染,对瑶族银饰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17岁开始随着父亲走村串寨,打造瑶族银饰品,并且深入了解到每一件瑶族银饰品的意义,至今已有12年的制银经验。现在与妻子一起在县城经营着瑶王银庄有限公司和名为“瑶银匠”的店铺,售卖各类银制饰品,尤其是瑶族饰品。

▲卢智鹏正在制作银饰(二)

一刀一錾皆是历史见证,一物一心尽显文化传承。近年来,卢智鹏意识到瑶族银饰的传承问题,多方了解翻阅我县瑶族的各类书籍,将瑶族的银饰花样复刻出来,也在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传承瑶族银饰文化尽自己的力量。

“我们正在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秀有五个瑶族支系,每个瑶族支系的银饰佩戴方式都不一样。”卢智鹏说道,“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瑶族银饰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一直在努力,培养了很多这方面的人才,希望将瑶族银饰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原标题:《银匠卢智鹏:一刀一錾见证历史一物一心尽显文化传承》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935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