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同民一杆老秤量人心中国刘杰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www.znlvye.com/
有点年岁的人都知道,老年间秤的计重单位是“斤”“两”,十六两是一斤的重量,俗话说的“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中国古人为什么规定用秤“十六两为一斤”呢?这种规定只是简单计数秤重量吗?其实,并不是我们认为得那么简单,这个规定包含了对“自然大道”的“平衡法则”的理解,包含着对“为人之道”的“公平”“公正”原则的理解,蕴含着古代圣贤的大智慧。老翡翠艺术品:称我们知道,人活着首先就要生存,生存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吃饭、穿衣。人出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运气也不同,衣食多寡优劣就有了差异,富者多余之物用于交换交流,原始的“一眼定乾坤”交换方式逐渐退位,更加趋于公平公正的交换交易工具——“秤”出现了。古代的秤,有秤杆,称之为“衡”;有秤砣,称之为“权”;有秤盘置放物品;秤的起点叫做“定盘星”。在不放东西时,秤砣、秤杆、秤盘是平衡状态。由于人心不同,交换交易难免会有偏差,所以古代圣贤就规定了“秤”的规矩。简而言之,手里有杆秤,心里也要有杆秤,物品交换交流,互通有无,心里有一颗定盘星,手里秤的定盘星才会定得准,交易东西才会公正公平。如果做买卖的人存私,心里的定盘星必然会歪了,交易交换就会出现不公平。现实生活中为了一己之私,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就是心里那颗定盘星没有了,做人没有了底线。对于这个问题,远古圣贤已经在“秤”上做出了暗示:十六之数,简而言之就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之和,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管人生死之大事,福禄寿三星管着人的品德言行。古人认为,做买卖缺斤少两对自己和后人是没有半点好处的,如果物品交易交流时,有意地缺少一两会减少自己福,缺少二两会减少自己的禄,缺少三两会折损自己的寿,缺的越多,对自己不利因素就越多,等到天看不下去了,人活着的所有权利就会被收回去了。很多人做事没有顾忌、随心所欲,最后种种灾难降临自身,究其原因,还不是自己心里缺少了一杆做人的秤吗?我们要尽心尽力为社会、为他人,多做有意义的事,任凭风吹浪打,心里那一杆秤不能丢,那颗做人的定盘星不能歪,更不能丢。(作者:齐同民,文化学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91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