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的这条老街,范蠡在此发明了秤,秤

宅家神游讲故事,今天要说的是春秋时期范蠡发明“秤”的故事。

话说山东省淄博市的西部,有一座周村古商城。这片深受儒家文化浸润之地,是中国商业的摇篮之一。春秋时期,周村的前身於陵已经是齐国的一座大城市。附近百姓的都会拿出家中的物产到城中集市交易。

越王勾践复国后,范蠡隐姓埋名,辗转各地经商。当他来到周村时发现,这里的人们做买卖,都只用眼睛估测分量,很难做到公平交易。

一天,范蠡走在路上,无意间看到一位农夫正在从井里打水,手中木桩的两头,一头吊着一个木桶,另一侧系着石块。木桩两侧上下摆动,取水既省力又方便。范蠡受到启发,造出了中国第一杆“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计量货物重量的工具。

提起秤的支点,后面是秤盘,前面是秤砣,秤杆上有星。称的出现,让货物交易变得公平合理。但范蠡又发现,一些投机商人会在秤上偷偷动手脚,让顾客买到的货物缺斤少两。于是,他巧借当时人们对天地神的敬畏,重新制作秤。

古代一斤为十六两,秤杆上共有十六颗准星,分别是象征“天”的南斗六星、象征“地”的北斗七星和象征“福禄寿”的三星。

周村老街居民介绍说,我们有三星“福禄寿”,如果你缺了一两,就缺了福;缺了二两,就少了禄;缺了三两,就短了寿。这是对于周村大街的商人们从道德上的一种很好的约束,就是有人想要克扣斤两时,心里不免会嘀咕,为了几两就冒着短了“福禄寿”的风险,太不划算。

周村商人几百年来以德立商,“德”里面首先第一位的是讲究诚信,是以义致利。做好商人之前,一定要做个好人,立商先立人。

天地一杆秤,三尺有神明。唯有光明正大不欺人,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生意也才能做得长久。范蠡制秤,不仅为后世商业制定了规则,更树立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儒商精神。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被后人尊称为“商圣”的传奇人物范蠡。范蠡(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成为巨贾,又三次散尽万贯家财,成为后世商人的楷模,被奉为“文财神”永享香火。

两千多年时光中,岁月更迭,世事变迁,孕育于齐鲁大地的商道文化和儒家精神,在周村古商城中交汇相融,滋养着这方水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49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