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老行当戥秤匠做人切不可缺斤少两

杆秤是一种古老的衡器。它由秤杆、秤砣、秤砣三部分构成。秤杆上有秤星,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较为准确地称重。而秤杆的高低则代表着商贩的良心,若是秤杆打得高高的,则表示商家给的货物分量足,没有缺斤少量。在上世纪,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杆秤的身影,伴随着小贩的吆喝声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

杆秤的制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为鲁班发明。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十三颗星花,即一斤十六两;也有传说是陶朱公范蠡所制。种种传说已不可考。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度量衡混乱,不成规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衡同制,改一斤为十六两。这种换算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后。

制作杆秤的匠人成为戥秤匠。戥称是一门精细活,从选材、刨杆、定叨口、安叨子、包铜皮到定星、钉称花、打磨清洗,一步也不能马虎,否则钉出来的称缺斤少两,戥称人是会被折寿的,所以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俗语:“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

《清官谣》中唱道: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呀,你就是那定盘的星。显然,称已经成为公正、廉明的形象。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称是神圣的。在古代,戥秤匠是一种受尊重的职业,他们心中有一杆秤,制作的的杆秤必定分毫不差、尺度精良。因此,戥称人又被尊称为“戥称官”,由需要置办杆秤的主人家包吃包住,因为民间把钉秤作为吉利而慎重的事情。

浙江永康是衡器之乡,衡器制作是当地的传统产业。清代以来,数以千计的永康人肩挑行担,背井离乡,走南闯北,以戥称为生。每年元宵节刚过,戥称人拜过太上老君后便离乡谋生,靠一副铁脚板走遍十里八乡,凭心中的一股正气和手上的真功夫,为人们制作一杆杆精准的杆秤。

杆秤的使用灵活而又方便,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与它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在旧社会,新人洞房花烛夜时,新郎需用秤钩揭起新娘头上的红盖头;建屋上梁时,也要将秤砣悬在房梁上,以示“称心如意”。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杆秤沿用两千多年,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缺斤少两,作弊行为泛滥,遭遇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台秤、电子秤、托盘秤的推广也进一步冲击了杆秤的市场。年,全国各大城市限制使用杆秤。时至今日,杆秤以逐步退出市场,只有在部分农村还可见到它的身影。杆秤作为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也见证了中国数千年来的经济变迁,仍然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13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