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秤,不仅仅称出物品的重量,还能看出一个人内心的重量和人格的高度。一个制秤的人,更要有一颗良心,这样制作出来的秤,才能准。
古话说:不识秤花,难以当家。杆秤曾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称量用具,可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诸葛古镇上,有一制秤世家,传到他这一代已整整五代了。今天的“寻找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向您讲述制秤匠人郑锡栋的故事。
行走在诸葛古镇商业街上,两旁古朴的木制商铺,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快到街角处,一位六旬老人正在认真地向过往游客展示制秤的过程,他就是郑锡栋。
制秤是一门“高”、“精”、“准”的细致活儿,要求“斤斤计较”、“毫厘必究”。一杆看似结构简单的木杆秤,需要上几十道工序,选材、刨秤杆、定叨子、铜皮包焊、校秤定量、钉星花……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益求精、细致入微,并且是集木匠活、铁匠活于一身。
在没有顾客的时候,郑锡栋就在店里戴上老花镜,端坐在老旧的桌子前,双手熟练地上下滑动着“十字型”器具,专心地在杆秤上“钻星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郑师傅为人和善,店铺内的生意也很好,到店里买秤、修秤的人很多,大家都说郑师傅的秤又准又好用。虽然找他做秤的人很多,但他有个原则,任凭顾客出再多的钱,缺斤少两的秤却从来不做。
空闲的时候,郑师傅还会向来往的人介绍辨别秤准的方法。
时光流逝,郑师傅在每日做秤卖秤的日子里慢慢变老,他一生的酸甜苦辣都和制秤连在一起。制秤对他来说,既是一份厚重的回忆,也是每天生活的部分。随着年纪大了,制秤也就成了郑师傅的精神寄托。
制秤,仅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算起,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如今,随着国家推行国际标准化计量管理,制秤这一老行当已日薄西山,将要进入历史博物馆,成为老一辈人的记忆。郑师傅担心,在不久的将来,制秤这一老行当就此销声匿迹。他的心愿,就是能找到愿意学习制秤的人,能将自己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小编有话说
那些曾被誉为中国文化脊梁的艺术形式,大多已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代表着口传心授、匠心打磨的艺术态度,也已渐行渐远。很多非遗已经成为了过去生活方式的一种记忆,我们要让非遗这种传统的记忆进一步活化,让它们在现代生活中活起来。寻找非遗的传统性与当代时尚性、现代性的结合点,吸引更多人共同促进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绵延传承。
来源:《民生6+1》电视栏目
热点回顾⊙告诉咱爸咱妈,4月1日至5月31日,这件事千万不能忘!后果很严重!
⊙跑完“兰马”半程的选手这里有你的奖牌速领!
⊙危险!这东西家家有,能爆炸还能自燃,连生虾都能烤熟…
⊙公交司机闹市区上演“生死时速”闯红灯,结果……
总监制:陈丰龚献
本期监制:武金萍
编辑:陈婵赵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