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宁田甜
9月28日深夜11时许的郑州街头,一开封来郑州的农民还在卖红薯,看来是要露宿街头了。
在郑州市惠济区金达路和银通路交叉口西北角人行道边,他装红薯的拖拉机上,一兜兜认真装好的红薯,还有满满一车没有卖出。
见有附近居民过来,聊天的间隙,他发愁的说,想给拖拉机加点水,但也找不来水。
附近居民提醒他说,可以去旁边饭店或者水果店借点水,人家肯定给……
他犹豫说,不知道人家给不给。
附近居民坚定地说,肯定给,你去吧。
他半信半疑地说,中,我试试去。
说着,他提着水壶,转身过了马路去路对面一家饭店。
不一会,卖红薯的老汉过来了,高兴地提着满满的一壶水。
“老板人真好……”老汉一边说着,一边给机器加水。
看附近居民带着娃,他温和带笑地问几岁了。
提起他家里一岁半的小孙女,说话都是带着笑,说马上又要添第二个孙儿辈了。
附近居民和他聊天中得知,他来自开封,今年57岁。红薯又好又甜,都是上好的红壤品种,但在老家卖不上价钱,老家五六毛一斤,来郑州能卖一元一斤。
“今晚已是在郑州的第三夜了,晚上都睡车上。”他说,拉来的斤红薯,基本还没有卖出。之前去市区卖,城管上不允许,说是让去四环。
可去四环,哪里会有生意。
他说,在市区卖时,秤被没收了,说如果想取回得拿元钱,而他那杆秤值元,还让写保证书,但他不识字,也不会写保证书,所以干脆不要秤了。
9月28日11时30分许,夜已深,秋意凉。
他还在街头,守护着一车的劳动成果,还在为何时卖完而发愁。
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