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工作散论(四)
■潘善助
7、才与财
中国的文字真是丰富多样,魅力无穷。“才”与“财”是同音字,但写法不一样,财比才多了一个“贝”字旁,因为有这个差异,所以两者的意义就完全不同。“才”指人才、才能、才干,指个体的人或其所拥有的能力。“财”指财富、财产、财物,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是人以外的东西,用通俗的话来说是“身外之物”。
对待才与财,不同的人会秉持不同的态度。如果在这两个字之前各加上一个同样的字——“爱”字,两个单字就变成了两个字组:爱才与爱财。爱才指爱惜人才、关心人才、呵护人才、提拔人才、奖掖人才。爱财指渴望财富增长,期待财产充裕,梦想金钱多多益善。
爱才大多指长者对待晚辈、领导对待下属的态度。如宋代欧阳修慧眼识英才,大力提拔苏轼等一批杰出人才,成就宋代文学艺术的高峰,被传为佳话。李叔同精心培养丰子恺、刘质平,视二位学生如同自己的儿子。不仅教给他们学问与艺术,更是倾囊在物质上给予资助,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成为艺坛美谈。
爱财有两个路径,合法爱财与不合法爱财。合法爱财,无可厚非,因为,取之有道。但假如不合法爱财,爱财过了头,就必然会由爱财而走向贪财。
由此来看,单就爱才与爱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的话,可以反映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爱才为高境界,为社会所提倡,爱才之人更为社会所景仰。爱财是低境界,我们通常会将爱财者视作低俗之人,不被社会所欢迎。但社会往往没有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呈现多种情况的复合:爱才不爱财,爱才也爱财,爱财不爱才。
爱才不爱财者,这是三种分类中最高层级的一种。这种人着眼于大局,着眼于事业,着眼于发展。
爱才也爱财者,表面上看,既想保护人才,又想从爱才中得到好处,希望有才者能为自己送钱送物,自己得到诸多好处。实际上,这种人的重心点还是偏侧在财上,而不是在才上。
上海市书协年度表彰大会
爱财不爱才者。这种人完全是心眼掉到钱袋里了。只要自己能获得好处,或错判人才,或故意扭曲颠倒人才标准,选择投己所好者。
因此,不同的人才遇到上述三种用人者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确有能力和天赋,并且能保持人品的纯洁,踏实干事,不哗众取宠,一心想凭真本领在社会立住脚跟的人,我们称之为真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我们常说的德艺双馨者,令人尊敬。这也是需要用人者去发现、去栽培的。当他们遇上爱才不爱财的用人者,一定是如沐春风,爱护有加。要是碰到爱才也爱财者,一定是留待观察,长进缓慢。要是遇到爱财不爱才的用人者,大量的真人才就会被埋没甚至被打压。
历史告诉我们,不管是哪个时代,抑或是何种社会制度,人才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离开人才,一切将无从谈起。爱才又是促进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爱才氛围浓,爱才机制活,爱才者多,人才便会脱颖而出,茁壮成长。书法界同样如此。远至古代,近到当下,书法史的演进都是围绕名家名作而展开的。当代书法组织想方设法开展大量活动,其目的也是为了出人才,出精品。
但愿社会多一些真人才,少一些假人才,多一些爱才者,少一些爱财者。
8.当代书法家成名的难与易
有一年,我去外省出差,好朋友带我去了当地一位年轻书家的工作室聚谈。朋友介绍说,年轻书家有名,在全国性书法展览中多次入展,还得过奖,我向年轻书家表示祝贺。说实在的,朋友说的那位年轻书家有名,但在我的脑子里,怎么就没有任何印象?也许是我的原因,年龄变大了,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更多地 名气的大小,我将它比作圈子。全国出名,叫进入大圈子。一省出名,叫进入中圈子。一县出名,叫进入小圈子。可能,朋友介绍的年轻书家的出名,属于中圈子或小圈子,我这个外省人不知晓。
总体来看,出名是很难的,哪怕是小圈子出名。毕竟我国人口众多,书法从业者也多。要出名,必须要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或者书法技法过人,或者书学理论成果丰硕,或者经常当评委,或者在不同层级的书法组织担任一定职务。要做到其中的一点都不是那么容易,才情、功力与机遇三者缺一不可。
但同样是书法,同样是出名这件事,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与相隔三四十年之前的纸媒时代,难与易的程度就表现得不尽相同,甚至有天壤之别。年,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杂志创刊,这是全国第一个书法专业媒体,为书法界独一份的杂志,书法人要想跻身此刊,被介绍、被宣传,当然很难。我曾经将这种难度与全国新闻事件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相比。而事物总是两面的,被《书法》杂志介绍很难,但一旦被介绍,其传播力与影响力就不是一般地大。因为《书法》杂志发行量最多时达40万份。又因为是独一份,读者阅读《书法》杂志时会特别认真仔细,逐字逐句阅读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于是,被介绍的书家被读者深深地记在脑海里。当下,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铺天盖地,社会已进入处处是直播间、人人是播音员的状态。一个书法家要找一种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宣传就变得十分方便。但这又带来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新媒体数量之多,加上新媒体的推送方式,使得人们容易分心,造成碎片化阅读。大家对于被介绍书法家推文的阅读,可能是粗略地瞄一眼,听一遍,知其大意,而不会如对待纸媒一般细致。这样就导致被宣传书家在读者心中的印象不如纸媒深刻。这可能也是我开头所述的朋友口中的年轻书家有名,而我不知晓的原因之一。所以,我认为,当下媒体更发达,但当下书家成名更难。
当然,当下书家成名难的原因,不仅仅是媒体一个方面的原因,也与书风同质化、个性化作品减少等方面有关,此不赘述。
9.协会这杆秤
秤是衡器,是测定物体重量的工具。把协会比作秤,也许不十分恰当,因为,协会是组织,不是工具。但从测定、衡量或评判的角度来说,协会也具有同样的功能。
协会衡量的对象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二是协会自身。
人是指广大会员,包括老会员、新会员;顾问、主席团成员、常务理事、理事、普通会员;男会员、女会员;体制内会员与新文艺工作者会员。
我们常说,书协要以会员为中心,为会员服务。这完全正确,这也是协会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现在提出要衡量会员,是不是违背了协会初衷?我以为,以会员为中心和衡量会员,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协会与会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会员服务好,是为了使会员有获得感、成就感,从而使会员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壮大协会队伍。但协会是由会员组成的,个体会员的表现如何,会直接影响协会整体的能量与战斗力。
协会要衡量会员,衡量什么?我以为可以衡量会员对于协会的态度和贡献度。先说态度。态度可理解成会员对于协会的认知和 协会自身如何衡量?作为主席团成员和驻会干部,要研究协会的历史与现状,协会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设更加美好协会未来的设想与计划。上海市书协诞生于年,是全国第一个公立书法艺术团体。60多年来,上海市书协创造了许多辉煌的历史和令人羡慕的荣誉,为中国当代书法社团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光荣属于历史,先前的成就是上海市书协前辈创造的。我们在景仰前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沿着他们走过的足迹继续前进,创造新的业绩。所以,对于协会自身的衡量可以从纵与横两个方面展开:纵即是与上海书坛的历史比,如年以后的上海书坛,近代上海的海派书法,明代的云间书派等。横则是与全国兄弟省市比较,也可与中国台湾书坛比较,与日本书坛或韩国书坛比较。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的比较,都需要协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学术研究、理性思考,给予协会自身以准确的衡量,哪些方面有发展,应保持优势,哪些方面因为什么原因出现了退步,哪些方面可以向兄弟省市协会学习借鉴。只有这样,协会工作才能保持清醒,不迷失方向。
当然,要达到准确衡量会员与协会自身的目的,协会这杆秤必须是好秤。这就要求协会风清气正,团结向上,充满活力。否则,一切衡量将是偏颇的、负能量的,对于协会的发展也必将是反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