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架博士
全文共字
老家鲁西南,历来是重要的棉花产区。
总体来说,种棉花综合效益比较高,棉花能用来纺线织布,做衣服做被褥,棉花杆能用来烧火,棉杆皮可以做绳子,除此之外,棉籽还可以榨油,真的是一物多用,好处多多。因此,在自给自足的时代,种棉花虽然辛苦,但仍然很受欢迎。
棉籽榨的油,就是棉油。后来生产技术改进,有了榨油机,棉籽榨出来的油,油质清亮,味道浓香,被老乡冠了个浪漫好听的名字,卫生油。
棉油除了能吃,还可以用来点灯。当时有铁铸的灯碗,碗的一面斜着伸出一个宽宽长长的把儿,有点像一个大大的勺子。把棉油加进去,用棉花简单搓一下,就是灯捻,在油里浸泡透了,将捻的一端挑出来,靠在灯碗的尖嘴处,点着,就是经典的油灯了。这种油灯,火焰像豆粒大小,光色昏暗,还拖着长长的黑烟尾巴。“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估计说的就是这样油灯和棉油。
逢年过节,炸啥是必须的内容。炸丸子,炸鱼炸肉,都叫炸啥,也叫犒油。用棉油炸啥,剩下的油(犒过的油)就是老油。相比起来,老油颜色稍深,味道更香,可以直接食用。切成丝的咸菜,用老油拌拌,的确香得很。吃饭没菜,窝窝头吃不下去,知道怎么办么?给窝窝头里加半勺老油,再撒点盐,这就是小时候吃的“油盐”,掰下一块窝窝,蘸点油盐,放到嘴里,倒也有滋有味。
棉油甚至能药用,棉油炒鸡蛋,就是当时专治胀肚的偏方。谁消化不好胀肚子,在饭勺里加点棉油,在厨房里点把火,把勺子烧热,磕入个鸡蛋,很快,随着搅拌,一股香味弥漫起来,给胀肚的人吃下去,往往就好了。按照现在的观点,消化不好是不宜食用油和鸡蛋的。但当时那个年代,是真的没有好的东西吃,用油炒鸡蛋,补充一下营养,不管啥病,都会有效果。
油的来源,原来是用棉籽换油。当时,有做棉油生意的,拉着一个大大的油兮兮的地排车,车把上挂着一个大铁铃铛,车上前面放着看不出本色的油桶,黑乎乎的,明亮亮的,后面是成袋成包的棉籽。换油的拉着车子,进村后就拉动铃铛,发出当啷当啷的响声。想换油的人家,听到棉油车子的声音,把棉籽拿过来,拉车的那人会仔细翻看棉籽,随手抓起几粒,放嘴里嚼嚼,随后说一句“一两二的油”,意思是一斤棉籽给一两二钱棉油。换油的人家一般是同意,他们知道,争执也没啥用,不愿意你就得等下一家,关键是下一家换油的啥时候来还不一定,给的多少也不一定。
之后就是过秤和舀油。过秤用杆秤,把棉籽挂在秤钩子上,用手移动秤砣,在秤杆上慢慢往外移动,直到秤杆子低低的,在双方见证下,看好棉籽重量,算出油的重量。舀油是不需要过秤的,用的是油葫芦和油提子,换油的打开油桶盖,拿出油葫芦,伸到油里,直听得咕咚咕咚声响,声息油满,提出来就是一斤,几斤就灌几葫芦。不足一斤的两,用提子,至少要有个半斤的提子和一两的提子。
后来,有了榨油机,有经济头脑而且能干的人家,就开起了榨油坊,承接把棉籽加工成棉油的活,根据棉籽的重量收费。榨油机是电动的,上面有个漏斗状的入口,下面有两个簸箕一样的出口,一大一小。开动后,把棉籽源源不断地倒进入口,很快大的出口就出来一个个皱巴巴的、冒着热气的“棉花饼”,棉油则从小的出口源源不断流出来,淌到油桶里。刚刚挤出来的棉油是生的,漂着许多油沫,经过熬制,捞出油渣,油才变得清亮,才可以食用。
一般老百姓去榨油,都是成包的棉籽,上百斤甚至两三百斤。有良心的榨油老板,不管谁的棉籽,不管出油多少,榨出来的油,都如数给了人家。一斤棉籽好的能出一两半的油,这时候,人们回忆起当时的换棉油,都说换棉油的太贪心。后来,就有的榨油坊老板,开始截留棉油,看着油多,就舀出一些,积攒多了,再拿出去卖。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时候的人心,已经开始不古了。
#农村#
——end——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