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中有言:“世事亏乃福,人情淡始长。”
人情是一杆秤,称的是人心,人情往来,关键讲求一种平衡。
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只是索取,没有投资,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容易催生人际关系的负能量。
绞尽脑汁总想占身边人便宜的人,其实最可悲,就连最亲近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看过一个爸爸和儿子吃面条鸡蛋的故事:
第一次吃面条,表面上看去一碗有蛋,一碗无蛋。爸爸问儿子要哪碗,儿子抢过去有蛋的那一碗。
吃到最后儿子却发现,自己的那碗只有表面上的那一个蛋,爸爸的碗底却藏着两个蛋。爸爸对儿子说:“一心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第二次吃面条,仍然是表面上看去一碗有蛋,一碗无蛋。爸爸问儿子要哪碗,儿子抢过去无蛋的那一碗。
吃到最后儿子发现,自己碗里真的一个蛋也没有,爸爸的碗里有两个蛋。爸爸对儿子说:“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
第三次吃面条,仍然是一样的配置。爸爸问儿子要哪碗,儿子表示自己无所谓,让爸爸随便选。
爸爸端起有蛋的那一碗,儿子很平静地吃着剩下的那碗面,吃着吃着却发现,原来自己的碗里也有蛋。爸爸对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不占便宜是教养,人情往来是修养
古人云:“多欲者累,寡欲者安,无欲者刚。”
多占的人,往往是占得一时便宜,却失了人心,终究落得孤家寡人一个。
有一个朋友小佳,最近一起出去玩,我们发现她瘦了,精气神也好了。问她怎么有毅力减肥的,她说因祸得福。
小佳和一个远房亲戚小美(化名)房子买在了同一个小区,最初入住的时候两个人都不知道,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之前两个并不熟络的人相互搭上了话。
一次小美来不及接孩子,求小佳帮忙,小佳把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接回家之后,等到晚上6点40还不见小美来接,就掌勺给孩子做了餐饭。
孩子称赞好吃,说妈妈小美就只会蛋炒饭。当时,小佳心里还美滋滋的,却不曾想,从那以后,小美总是找理由把孩子放在小佳这里。
小佳倒不厌烦这个孩子,小佳性格内向不常出门,也没有男朋友,自己晚上也常常一个人下厨,她就想着一个人的饭也是做,两个人的还是一个孩子,就照顾一下吧。
结果,也许是见小佳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小美来接孩子的时候,也时不时来吃上一餐饭。
拖拖拉拉的,这种模式,转眼持续了快一年多。反射弧长的小佳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直到有朋友去她家拜访,给她带了一束鲜花和一提水果。
原来,让小佳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是小美每次都是空手而来,却总想在她这“搜刮”些什么再走。
很多时候人情如同借钱,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再善良的人,再不计较的人,也有顿悟的一天。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行事作风,都是这个人的隐形标签。很多当时占的小便宜,有可能成为日后的绊脚石。
通晓待人处事的方法,路才能越走越宽
当小美再次借口自己工作忙,接不了孩子,让小佳帮忙接回家中照顾时,想家也找理由拒绝了。
等小美再次带着孩子想到小佳家蹭饭时,小佳说自己减肥,晚饭在公司解决了,只吃些水果、蔬菜沙拉。
是得,别人可以让你占点小便宜,可凭什么一直让你占便宜?小美是自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红楼梦》中这样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有来有往,双方之间的关系才能更紧密。懂得人情,懂得以礼相待的人,才是善良和豁达的。
对于小美,我要说的是:做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别为蝇头小利,毁了自己的口碑。
对于小佳,我要说的是:对爱占便宜的人,我们要有识别的能力。然后笑着说,没有下次。
到别人家做客、拜访是有礼节的。人际交往,要遵从互惠互利原则。
到别人家做客或有求于人,首先,得要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谁也不想因为一次会面,双方交恶。
其次,对方招待了你,你要做出让对方心里能够平衡的行为。给对方带些礼品,礼物不见得要多贵重,但是代表对对方的尊重。
最后,到别人家做客不空手,这既是对朋友的肯定,也是对朋友以及家人的一种感恩,是拉近双方关系的好方式。
与人打交道,如果我们能做到不去费尽心机占便宜,保持应有的礼仪。做到在利益面前眼不馋,心不贪,不伸手,诸事顺矣。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