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高铁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户刘玉峰热情邀请笔者到新家参观,只见他全家6口人分到的平方米新房里,墙壁洁净,地板亮如镜,水电设施完善。他欣喜地告诉笔者,他除了在家门口的鞋厂找到了新工作,年底还有安置点集体门面的租金分红,没想到自己一个贫困户也当上了“包租公”。夹在邵阳盆地和新涟盆地之间的新邵县山地丘陵多,很多贫困户居住在深山。他们不仅面临地质灾害威胁,还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迟迟不能脱贫。为让他们早日脱贫,新邵县早在年就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并按照“两年建成搬迁,三年脱贫致富”的总目标,坚持将好地段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全县16个集中安置点中,有13个安置点位于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园区或者旅游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健全。该县还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结合,打造了潭府水口、太芝庙潭佳湾等16个集中安置点和2个分散安置点,目前已有户贫困户住进新房。
“这人住进来后,如何实现有事做,能致富,这一点我们想了两个办法,一是集体门面出租分红,二是引进企业促就业。”新邵县发改局副局长段仁国介绍,目前已租出13个集中安置点的门面,除6%的租金用于物业管理,其余部分全部分红给贫困户。“对于入驻企业,我们政策扶持并减免租金,但有一个要求,用工必须用贫困户。”段友良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租金让利一万元给企业,一个贫困户只会少分几百元,但有了一个人就业,全家就实现了脱贫。“现在住得很舒服,我在鞋厂上班也能赚两千多一个月,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希望。”苏俊是新邵县坪上镇时荣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年住在建了快四十年的老房子里,年底在政府帮助下,苏俊一家搬进了坪上镇高铁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两个小孩都在周边上学,有了新房子住,又有了稳定收入,心里特高兴。”说起现在的幸福新生活,苏俊加工起鞋子来也特别轻快。
笔者手记: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新邵县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动脑筋,出点子,融真情,处处为贫困户着想。扶贫的目标不只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搬迁任务,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多年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百姓,搬进一片新天地,过上幸福新生活。采访中,笔者收获了很多个笑脸:刘玉峰一边说着“现在的政策是最好最好了”,一边笑得满脸褶子;苏俊回忆起两个小孩,刚走进新房子的欣喜,笑得很腼腆,但满脸都是幸福。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政府的好,百姓记在心间,写在脸上。(童中涵邹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