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最后罗锅牵着毛驴回乡养老,孤身残影,弯着老腰回头恍然一笑。“故事里的事,说是不是,不是也是。”宰相刘罗锅虽然是部戏说历史的剧情,但是对于时事的针砭入木三分,剧情中对于君臣关系的刻画,查案惩贪官的流程也成为后来的诸如微服私访、铁齿铜牙这类电视剧的必备要素了。最后两集是全篇的重点,一改之前的嬉笑怒骂,点出了全片的核心。故事里是那昨天的事,故事里有许多是是非非,故事里有许多非非是是。最大价值就是嬉闹后的伤感。播放《故事就是故事》中的一个全景慢镜头,嘉庆给乾隆缓缓下跪,真有点历史感的错觉,让人动容。《宰相刘罗锅》从一开始就打出了“不是历史”的招牌。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作品中充满了游戏感。这才是载着童年回忆的电视剧啊。那时候姥姥还活着,老爷还身体健壮。现在再看,总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前二十集平淡,欠缺火候。从此后渐入佳境,开始有了泪花,笑的。从三十四集开始,又有了泪花,惆怅,哭的。也正是最后这七集决定了高度,它高就高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荣华富贵虚幻若梦。张国立的纪晓岚终归演的是个文人,李保田的刘墉才是真的入木三分,让人感慨。最后那一笑,不禁道尽浮华,良久无言。小时候看觉得很好玩,嬉笑怒骂,插科打诨。长大了再看,觉得好无奈,即便是刘墉,日子过得也好难,遇不到英明的君主,只能装傻充愣。尤其是其中刘墉和弘历一起洗澡,刘墉说那句,好不容易千万人当中出了一个正直、不向权贵折腰的人,却不曾想天生了这样一副身板,注定弯腰曲背。“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第一次从头看到完,佩服十多年前的编剧,明扣、暗扣、子母扣,用得真棒!很佩服刘墉刚直不阿,为官清廉,不畏强权,为民请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保田、王刚等演员的演技很好,观众才能与之产生共鸣。
刘罗锅的精明与正派和对大清的忠心都很让人感慨,看了很多遍明白一个道理,和珅和刘罗锅是并存的,皇上什么都知道,只是想让他们互相制约,让和珅给大清存钱,让刘罗锅给大清出力。挺有意思的官场斗,主演都演得不错诙谐有意思,但只能当戏说看。喜剧的高明是悲从喜中来,文学性居然很强,才知道顾问是冯骥才。童年掠影,现在重温看得也大笑大哭几回,李保田、王刚、张国立的组合太经典了,演技实在太棒。最后一集的话剧舞台式处理,没把和珅的自杀处理成整条大街放鞭炮的喜庆真的高。关于文字狱,官场崇尚节俭,耕读传家,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最后一集,刘墉看着和珅上吊的一场很残忍,独白极具戏剧张力。对白不流半点现代气息,表情的表现细致到四十五度侧背面的皱眉。如今想起来还是阵阵温暖,我很喜欢,好的作品,美好时光。经典,那首歌现在听来泪流满面,时间真是飞逝呀。
刘从进士中状元到江宁知府再到宰相,香妃、荔浦芋头事件使他连贬九级至金华城门看门人,郑板桥偷鸡为求画,真假皇上,和珅弄臣角色不错,最后的正邪对峙不甚唏嘘。刘宝瑞官场斗的改编,其间有不少相声段子,读书人李镜的故事反映大多数读书人听天由命,懦弱,不会反抗的悲剧。自从看完刘罗锅,我练就了动耳朵这个技能!“天地之间有杆秤!”虽是野史喜剧改编,但却是对封建王朝的腐败看得最透的一部剧。太喜欢罗锅兄了,现在依旧喜欢看古装剧就是受其影响呐。李保田的演技太棒了,对付一个宰相都能驾轻熟就,可惜现在看不到他的作品了。经典的没话说了,李保田着实演技派。最记得里面有个荔浦芋头,很好吃的样子。总是在看,但是从来没有看懂过。小的时候每年冬天晚上爸爸妈妈忙着他们的事情我就自己看这个等他们忙完来陪我。那个年代的影视剧,重新看时,总有种孤独冷清的感觉,像酒宴将散未散之时。
满好玩的片子,李保田就是这样红起来的。喜剧,但结尾的凄凉感使全剧得以升华。百姓心里一杆秤,喜欢看罗锅子和和珅斗智斗勇。也是极小的时候电视不断重播而看的,特别经典特别好,“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小时候都爱看,“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就是老百姓”的主题歌深入人心。剧戏说历史,却不胡说历史,刘罗锅戏君上,斗贪官,扬正义,反应了老百姓心中的清官梦。贪官、清官、皇上的君臣铁三角,张国立自此皇帝专业户,王刚则把和珅一角私有化。话说,这部电视剧为之后的水浒、康熙、雍正打下的很好的积淀。但是看这个完全因为李保田。总觉得这里的铁三角比纪晓岚里的铁三角和谐,李保田的诙谐和小狡猾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能让你真的跟他一起笑出来。这是我能记起的最早的一部历史剧了,虽然它给人对历史有一些戏说,但依旧不妨碍它成为经典的事实,想当年我还会唱它的主题曲呢。
戏说电视剧的开端,小时候的回忆呀,现在回顾,服装实在是有些简陋了。这片子印象太深了,一度天天早上被那片头曲叫醒。超喜欢,笑中有思考,李保田演的相当棒!看过都忘了,就觉得李保田好聪明啊,还记得他那个会动的耳朵。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看,最后和珅死的时候印象很深刻。还有千叟宴后刘墉返乡时一脸老去的模样,浓浓的疲惫和沧桑灭。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哟,挑呀挑江山,你就是那秤砣的心。绝对是喜剧历史片,故事和历史有些差距,但是人物的塑造都很成功。另外,张国立、邓婕、王刚、李丁和刘墉李保田,都是老戏骨实力派,他们一起奉上的大作,即便是拍摄于九十年代末,同样也是经典中的经典。大陆此类电视剧的开山鼻祖,比后来的多了很多现实讽刺意味。犹记得很小的时候和外公外婆出去吃饭,外公的老友谈到这部剧,我张口就是字正腔圆的“故事就是故事……”,秒杀全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特别骄傲。再想到现在内向沉默的我,和在天堂的爷爷,泪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