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江淮农俗文化,那些渐去渐远农具和农俗

拉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3399.html

感受江淮农俗文化

陈能雄/文

我去李鸿章享堂参观时,在享堂的东边上看到有一个仓房。以前在享堂周围有很多护坟田,出产的粮食全部储存在这里,以供日常开支,现在布置有《江淮地区农俗陈列》。走进门中,我看院子里摆放着石臼、石磨,墙壁上挂着一串串辣椒、大蒜、玉米等农作物,宛然是走入了农家小院里。

仓房分为三进,第一间展出的是以耕种为主题的农具。墙上有幅“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表”,介绍了比如:“立春时修农具、雨水时垄瓜田……”等活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可以指导农事的活动。种田先要翻耕田地,厅内陈列了水田犁、旱地耙等工具。小时候,我们在田间看到农民在后面扶着犁的把手,牛在前边拉着犁,泥土慢慢地向两边翻开,用的就是这种水田犁;旱地耙较少看到,外表像个梯子,左右各有一排齿钉,是用来把土块打得细碎。

田地挖好后,就可以播种了。我看到了一辆发明于汉武帝时期的“耧车”,耧架上有一个耧斗,下面是耧铲,耕种者可以推着耧车一边铲土,一边播种。等秧苗长大时,农民就坐着“秧凳“拔秧苗,凳子下面钉一块木板,人骑在上面,用双足推撑,凳子在秧田里滑行,这着实减轻了弯腰之苦。

农民插好秧后,要经常锄草、施肥。展厅里陈列的谷锄、垄锄等锄草用具,各式各样,很多我都是第一次看到。农民时常要冒着风雨劳作,我看到壁上挂着遮阳避雨的斗笠、背蓬,这些都是农民们常见的装束。常在田间走,哪能不湿鞋。聪明的农民发明了一种用麻编成的“高屐子”,穿上它就不会陷入泥土,也不会弄湿自己的鞋子。

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在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是摆放在中央的“脚踩水车”了,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可以由2-4人脚踩着水车,从低处向高处提水。水车旁有幅“水田灌溉图”,展现了农民在灌溉农田时的场景。

辛苦的汗水必然会换来丰收,我步入第二个展厅,这里展示的是农作物收割、脱粒、筛选、晾晒及运输的农具。壁上挂着镰刀、锯齿镰等收割用具,镰刀边上摆的用竹子编成的笆斗、稻箩等装粮食的器具。在箩筐边上我还看到有条“尖担”,担子的两头尖如牛角,农民在山区中遇到野兽时,手中的尖担就可以变成防卫的武器。

展厅里放着一个大木桶,上宽下小,桶内有横条,这是农民在田间打稻谷脱粒用的“稻桶”。农作物收割后剩下的桔秆,有的用来喂养牲畜,有的堆沤还田。我在厅内看到了最原始的农具:“三股木叉”,这种农具直接选用有三个分叉的树枝,虽然简易,但挑桔秆时却非常实用。

搬运粮食单靠肩挑手扛是很累的,在展厅里我看到一辆“四轮大车”,外形庞大,它笨重的样子,让我联想到古代战车。谷子运回家后,农民把谷子倒入风车,风车由风箱、摇手、车斗、漏粮斗、出风口组成。小时候,我就很喜欢摇着风车,调好风力,可以把谷物秕子糠皮吹掉,留下颗粒饱满的谷子。把谷物磨壳成米的用具是“木砻”,这种器具分为上下臼,镶有木齿,下臼固定,上臼旋转,就如同石磨一般,使用时人推动着摇臂,稻壳在臼齿的摩擦中脱裂,相当于旧式的碾米机。

古时邻里之间会互相借米,为了方便计算,制成了量米的斗,有方斗、圆斗,上方有一条横木,方便于人们手提。农户遇到丰收之年,卖出大米时需要称量大米。我看到馆内陈列的杆秤,大的有手臂粗,用牛皮筋打结,可以称量余斤重的物体;微型的秤杆只比筷子稍大些,这种又叫做“戥子”,做工精细,旧时用来称金银、药品等,最小的精度到0.01克,可见古人的衡器已经非常精确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农民们勤奋朴素的生活。我走进第三个展厅,这里展示着农民衣食起居的生活。这个厅隔成三间,一间是厨房布置,有旧式的灶台、橱柜、水缸……角落还放着一个竹篾编成的鸡笼;一间是厅堂布置,墙上挂着中堂字画,下摆会客的案桌、椅子,这是安徽居民常见的摆设;另一间是卧室陈设,以床为中心,摆放着梳妆台、衣柜等家具,尤其是木雕床格外引人注目,上面雕刻着精美细致的花鸟图案,床挂着白色的蚊帐,这是旧时家庭结婚用的一套家具。

我在陈列馆里驻足许久,有些农具从未见过,有些农具小时候还经常使用。我脑海中浮现出农民身披蓑衣,指挥耕牛犁田的场景……虽然很多传统农具正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们仿佛是一串串文字记录着曾经的农耕历史。“民以食为天”,不要轻视这普通的工具,它们是江淮传统农俗文化的见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79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